分享

向人民大街“看齐” 让更多精品街路美构长春
长春日报  2020-01-09 08:57:14

  原题:向人民大街“看齐” 让更多精品街路美构长春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jldw2001090501

人民大街改造擦亮了“百年老街”的文化底色。 贾春文 摄

  长春日报1月9日讯(记者 于剑南):从长春站南广场到南部新城,全长12.2公里的人民大街上,新安装的华灯和人行步道灯彰显出城市的时尚大气和厚重历史;沿街院落拆除了围墙,让建筑与街路融为一体;更加完备的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步道,让交通通行能力大幅提升;黑松与白杨、绿篱与花坛共同为城市中轴线勾勒出绿色走廊;地上线缆全部排迁到地下,违规广告牌匾全部拆除;历史建筑得到进一步修缮……集文化、美观、适用、品质为一体的“长春第一街”,经过90多天的改造,再次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人民大街改造擦亮了“百年老街”的文化底色,既方便了百姓出行,又美化了城市街景。人民大街改造工程的成功经验能否在其他主要街路复制?如何让吉林大路、解放大路、自由大路等更多街路通过改造成为精品来美构长春?两会期间,部分长春市政协委员围绕这些话题提出具体建议。

  街路改造应彰显特色。“街道是城市环境的窗口,更是城市活力的载体。想扮靓城市街路,不能是简单地‘穿衣戴帽’、涂涂抹抹,而是要结合街路文化特征来打造精品。”长春市政协委员、长春市市容环卫信息管理中心(长春市城市管理督查大队)主任贾东馨委员建议:把彰显街路文化特征作为贯穿街路改造工程的核心理念,从沿街华灯与绿化的呼应,到景观雕塑的文化内涵再造,从历史建筑的修缮维护,到与周边商业业态的融合,都要提前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最终让每条改造街路都能在承载人们文化记忆的同时,具备成为“网红”打卡点的颜值和内涵。她举例说,比如自由大路,就可以提炼出长春动植物公园的特有元素,对道路景致进行大胆设计。

  “汽开区的街路上,可以看到许多带有汽车元素的雕像和景观,甚至公园里都能找到很多汽车元素。街路样貌与区域特色形成了很好的呼应。”贾东馨委员认为商街中的店面门脸、路边的公交站亭、景观设计都不应该千篇一律,而是应该根据街路特色进行订制,彰显个性。

  街路改造要“以人为本”。“可以根据街路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备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步道等,并用行道树合理将不同的车道分隔开,在确保美观的同时大幅提升通行能力。”贾东馨委员认为,在街路改造中,可根据主要路口通行情况进行调流,加强交通调度,合理设置安全岛等设施,确保行人过街安全、车辆通行有序。同时,站亭设计既要美观实用、符合北方气候特点,又要综合考虑公交车次承载量、上下车客流量,让市民在使用中更加安全便捷。

  精品街路,必须有过硬的细节。贾东馨委员建议:从路边树穴排水缝隙的宽窄,到人行道日常保洁作业,从沿街华灯与绿化的呼应,到景观雕塑的文化内涵再造,从历史建筑的修缮维护,到与周边商业业态的融合,在改造过程中都要有充分的考量,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编辑: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