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来之水清澈一座城——长春南溪湿地公园蝶变记
长春日报  2019-09-05 09:42:13

南来之水清澈一座城——长春南溪湿地公园蝶变记

 南溪湿地公园全景图。(长春城投集团提供)

  长春日报9月5日讯:2017年9月30日,地处长春市南部核心区域的南溪湿地公园正式开园。这座由臭水塘、垃圾山、杂草堆改造成的公园一建成,立刻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伊通河上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公园开园两年来,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丰富了城市景观,增强了城市人文气息,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成为长春市民重要的户外游憩景点。

  一位作者用这样的词句描绘南溪:“南溪湿地,地处南城;兴建三载,因水得名。一季一气象,四季皆风景。生灵之绿岛,城市之客厅……”

  前世:古老水系 遍体鳞伤

  提起南溪湿地的“前世”,我们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长春城区图可以看到:这里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的快步发展,城市中心逐渐南移,这里的自然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大坑、养鱼塘处处可见。

  2015年4月,市建委牵头,包括长春城投集团等单位的二十多人对南溪湿地进行前期踏查。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场景:沟塘遍布,污水横流;垃圾成山,杂草丛生。古老的南溪水系满目疮痍,遍体鳞伤。

  但,这些困难没有难倒规划者和建设者。

  在市建委等部门的规划指导下,由长春城投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四公司组建的建设大军开进了南溪……

  建设:千年沼泽 涅槃重生

  建设湿地,规划先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将其定位为集防洪减灾、生态保育、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教育展示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性湿地公园。

  2015年6月25日,南溪湿地公园正式开工。在随后的800多个日日夜夜里,成百上千的建设者、数百台挖掘机翻斗车展开了一场建设南溪的大会战,最多时有2000多人在同时施工。长春城投集团、中铁二十五局四公司组织的建设者们,战严寒,斗酷暑,终于迎来了南溪湿地的涅槃重生。

  建成后的南溪湿地是这样一幅图景:治理河道3.55公里,全线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四横四纵”8条总长达9.5公里市政道路;水体面积扩大三分之一,达到87.4公顷;建设“缤纷景观带”“诗意生活廊”,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休闲活动空间。

  南溪周边市民张瑞用这样的诗句表达欣喜:“这片孤寂了千年的沼泽地,竟如新生儿般‘呱呱’坠地,在无数人的注视中你蹦跳着成长,在勤奋的汗水中你终露华丽……”

  今生:大美南溪 盛装迎客

  南溪公园开园两年来,在长春城投生态治理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下,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周边居民的幸福感大大增强。

  建设绿植130公顷。白桦、杨柳等9万多株乔木已亭亭玉立;波斯菊、郁金香等40余种花卉已全面盛开;30余种水生植物正净化着水体;近2万平方米高品质草坪已郁郁葱葱。

  建设水体43公顷。君子湖、蝶湖、莲湖、映云湾等几大水体,水质全部达标,鱼儿欢畅、水鸟奔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正在形成。

  吸引30余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等鸟类或停留、或暂歇、或徜徉,、野鸭已在园里安家落户。

  在一次国家环保督察活动中,督察组组长对南溪公园表示了肯定:鸟类对环境最为敏感,鸟类的增多就足以说明生态环境的改善。

  每天游客近万人次。人们在健康步道上徒步,在龙兴广场上跳舞,在盛开的荷塘边驻足,在草坪上休憩。南溪湿地公园已成为南部新城的生态核心区,并正在成为广大市民的精神家园。

  在公园举办的一次征文活动中,《德惠文苑》执行副主编王琼老师深情地写道:南溪,南来之水,清澈了一座城! (撰稿 李荧光 于恒)

编辑:田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