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新技术助力粮食增产增收“基于耕地地力的有害生物防控新途径与技术”现场会在农安举行
吉林日报8月26日讯(记者 孙翠翠 实习生 王伟):8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基于耕地地力的有害生物防控新途径与技术”现场会在农安县举行。该技术将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肥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吉林省粮食产量。
玉米长期连作、大量施用化肥将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病虫害频发,影响粮食增产。近年来,由省农业科学院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在吉林省农安县示范推广。
该项技术采用玉米—大豆同机播种间作方式,实现玉米和大豆带状间作,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肥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用载白僵菌赤眼蜂防控技术,实现对玉米螟和大豆食心虫双重控制。载菌赤眼蜂防效较应用单一赤眼蜂提高20%以上,并且在不增加防治成本的基础上降低劳动成本50%。
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良栋研究员表示:“新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会在吉林省以及其他项目参与省份大力推广,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