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省农安县生态建设春意盎然
长春日报  2019-04-28 09:48:53

吉林省农安县生态建设春意盎然

  农安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百姓创造良好城区环境。

吉林省农安县生态建设春意盎然

  吉林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水鸟翱翔。

  长春日报4月28日讯:4月的春风唤醒了波罗湖的一池春水。

  位于农安县西部的吉林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水波潺潺、鸟鸣阵阵。一群群的东方白鹳在这里流连,有的在水中觅食,有的在空中翱翔,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临水照影,形成了波罗湖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除了东方白鹳,吉林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还有400多只白头鹤、50只白鹤、1000多只白枕鹤和200多只大天鹅。“今年来这里停歇的候鸟,仅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的就有26种,总体数量在十万只以上。”吉林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管理局加大了对候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力度。2018年通过河湖连通工程,波罗湖湿地从松花江引水2000万立方米,2019年计划还要引水3000万立方米。2018年保护区内退耕还湿1295公顷。保护区还加大了行政执法力度,增加管护人员,严厉打击盗猎野生动物行为。波罗湖的水域面积增加,湿地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为候鸟停歇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波罗湖上自由翱翔的水鸟,是农安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农安县继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转办案件整改,在全县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农安县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建设。按照《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农安县正在推进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各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确保2020年末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拟在合隆镇等10个乡镇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按照 “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改厕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厕所改造模式,正在分解落实厕所改造任务。

  今年以来,农安县加强河道垃圾整治,累计清理河道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共0.012万立方米;“清四乱”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对存在的105个“四乱”问题,已经销号67个,累计出动巡查人员2251余人次、机动车辆1800余车次,清理河道垃圾约1.2万立方米、河面漂浮物约180立方米、禽畜粪便约620立方米、柴草垛906个,拆除建筑物12处,投入资金约1854多万元。同时,完成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新凯河、翁克河和洼中高排水总干渠六条江河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全面完成两家子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任务,保持常态化管理,保证水源地不出现任何问题。

  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多项举措有序推进:排查“散乱污”企业179户并全部完成整治任务,持续加强监管,防止反弹;重点开展了有机化工、石化、包装印刷、喷涂等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工作,共排查出6家企业为整治对象,已完成整治1家,剩余5家正在整治;正式启动剩余304台燃煤小锅炉整治的入户督促阶段,争取在9月30日前全部完成锅炉整治任务;对煤炭市场排查、无照经营查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煤质量抽检、煤质量不合格案件查办等事项进行了规范;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更换油改气清洁能源汽车242台,新能源电动汽车43台;严格油品质量监管;实施燃煤电厂综合整治,目前投产的燃煤电厂为华能合隆发电厂装机为700兆瓦,项目燃煤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同时,农安县推进土污染治理。建立污染地块环境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和环境管理协调机制,与重点企业签订责任状,继续推进土壤详查工作,完成了农用地详查成果集成。

编辑:田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