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幸福浸润一座城——“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长春实践
吉林日报1月25日讯(陈耀辉 孟凡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不断放大自身的格局与视野,立足吉林看长春、放眼全国看长春、走向世界看长春,全力打造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全方位提升长春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成功趟出一条通向幸福的“长春路径”。截至2018年,长春市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地区生产总值7%以上增速,总量迈上7000亿元台阶,占全省经济比重达到45%。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长春市连续10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成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现代宜居宜业之城。
从量变到质变的幸福体验
让长春人民共享美好生活品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街头巷尾处处是繁荣祥和的景象,人们的精神面貌与往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幸福满满的春城人民共享着改革红利,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品尝着新生活的甜蜜。
从解决温饱到生活富足:幸福写在每个人脸上
——幸福在城市里流淌。在清晨的小区里、公园中、操场上,到处都是晨起健身的市民,在朝阳的映照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华灯初上的夜晚,下班回家的人们汇入车水马龙,奔向那盏为自己点亮的灯火,惬意地和家人一起享受温馨的晚餐。欧亚汇集等4个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氛围火爆;伊通河中段“五岛十园”景观、22座驿站、33公里绿道建成开放,游人如织;天伦之乐的幸福感在多姿多彩的休闲时光里浸润蔓延。
——幸福在乡村里涌动。走进九台区龙嘉镇红光村,处处活力四射。农民住进了气派的楼房,闲暇时光也不再用打牌来消遣,而是在文化大院里看上了演出,在小广场跳起了健身舞,在自家小剧团欣赏到了新剧目。村村通了互联网,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供致富信息的同时,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红光村是长春市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省市两级重点村、示范村,全市有701个。
——幸福在旅游中激活。成功举办12届的“中国长春消夏节”品牌日益响亮,成为与“中国长春冰雪旅游节暨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相对应的又一个旅游金字招牌,冬季冰雪旅游和夏季避暑休闲游两翼齐飞格局的形成,使长春市的“冷”资源“热”了起来,“凉”资源“火”了起来,吸引数百万游客的眼球。长春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蝉联全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雕塑公园获批5A级旅游景区,“休闲消夏胜地、冰雪体验之都、文化旅游名城”的品牌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从住有所居到出行便捷:幸福围绕在每个人身边
——安居工程让家更温暖。改革开放为长春市住房建设助力提速,安居工程稳步实施。截至2018年初,长春市共建成37个保障房小区,分配保障性住房64538套(337.55万平方米)。共改造棚户区156块2197万平方米,搬迁居民265895户,新建小区193个91万居民入住新居。昔日矮小、破旧、拥挤、脏乱的东安屯、八里堡等棚户区不复存在,如今的东荣家园、钻石礼都、东湾半岛等花园式住宅小区矗立在市民面前,实现了改造一处成为一个亮点、改造一片成为一道风景、改造一批成为一条新景观带的目标。
——旧城改造让市民共享繁华。本着对人民、对城市、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长春市在全市三环路以内启动大规模旧城改造工作,改造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成效之巨前所未有,这是一次对城市肌理的系统修复,三环以内166平方公里城区旧貌换新颜。水文化生态园、道台衙门博物馆、奥林匹克公园投入使用,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遗址园完成抢救加固并对外开放。新植街路58条,新建大宗绿地58块,植树造林4972公顷。2018年,改造棚户区住宅1.02万套,安置超期回迁居民2202户,完成“无籍房”确权登记12.9万户、1137万平方米,115个老旧小区物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交通环境优化使城市更畅通。十八大以来,长春市下大力气推动“两横三纵”快速路、公共轨道交通和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国际大都市交通体系基本形成。2018年,地铁2号线、轻轨北湖线一期实现载客运营;龙嘉机场2号航站楼投入使用,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1.2%;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公交都市创建不断深化,新调整公交线路19条,公交线网布局更趋合理,“礼让斑马线”初见成效,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交通运输部与高德地图等联合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长春的拥堵排名从2017年的第8位下降到第20位。
从“蓓蕾计划”到养老服务:幸福陪伴每个人左右
——“蓓蕾计划”,家长和孩子的幸福牵手。十八大以来,长春市实施学前教育“一优一带”联盟发展项目,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改革项目,普通高中“优质带动薄弱”集群集优发展项目,特殊教育“1+X”格局构建项目,民族教育“K12”全优发展项目,在突破体制壁垒、创新运行机制上做大文章,探索多元模式,促进薄弱向优质转化进程,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7年开始实施的“蓓蕾计划”,按照“静态辅导+动态活动”“课业托管+学校社团”的形式,逐步形成了具有长春市特点的“学生免费参加、学校集中看护、社会多方参与、活动安全有序”的课后管理模式,开创性地解答了“三点半”这道全国性难题,让20万名小学生获得课后免费托管服务。2018年,“蓓蕾计划”被中央改革办作为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
——医疗改革,疾病来袭时的幸福邂逅。十八大以来,长春市围绕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健康长春”建设,医疗保障水平得到多层次提升。现在共有卫生医疗机构4380个,年均增长4.53%。卫生技术人员4.97万人,年均增长2.43%。拥有医疗床位4.99万张,年均增长3.49%。全市51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价,实行零差率销售;在医疗服务上实施差别定价,使区级医院门诊量提高2倍以上。同步实行药品零差率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长春开创了全国先河。对28种重大疾病实行低自付,个人只需花起付钱就可实现全年住院或门诊治疗。在全国率先为长期失能人员提供医疗照护险,平均补偿70%,最高达90%,已使9万多名参保人员受益。探索将27个病种纳入重特大疾病医保低自付政策,让患者只花1000元左右的起付钱,就可以实现白血病、血液透析、脑瘫、孤独症等重特大疾病的全年治疗,这项医保政策在全国首开先河。
——养老服务,夕阳向晚的幸福呵护。到2018年初,长春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0.52万。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到408家,床位36868张。为了适应老年群体的需求,长春市不断创新符合长春实际的养老服务模式,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一方面加大养老设施建设投入、规范养老服务体系、优化配置养老资源;另一方面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实践、探索农村邻里志愿服务养老模式。长春市还全面启动了贫困村老人邻里互助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孤寡失独、失能失智、高龄特困等老人提供“两访、三查、四助”服务。2018年,为9752名特殊困难老人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
从安定祥和到碧水蓝天:幸福映入每个人眼中
——平安长春,织就平安保障网。平安是民生第一需求。近年来,长春市以有效预防化解政治安全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经济金融风险、社会矛盾风险、网络风险为重点,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给长春人民营造了一个放心、安全、祥和、稳定的生活环境。城乡社区细化为13414个网格,每个网格内都配备了网格长、综治协管员、社区民警“一格三员”,组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634个、百姓说事点8229个,人民调解员12867人,使社会矛盾得以在基层化解、公共服务得以在家门口代办。“雪亮工程”让市民出行不再担惊受怕。目前全市已安装公共视频监控摄像机3.71万台,社会视频监控摄像机突破29万台。实现全市联网运行的公共监控摄像头14495个,占比为69%,接入社会摄像头2000个,形成金融网点、学校、宾馆、网吧、商场、场馆等场所及单位的有效覆盖。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命案破案率百分之百,重大有影响案件全部告破,在全国358个地级以上城市群众安全感排名前移至第16位。
——绿色发展,向“生态一流”挺进。十八大以来,长春市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以市十三次党代会响亮喊出的“生态一流”为标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实现更高层次的保护。大力度开展调能源结构、治工业污染、撤燃煤小锅炉、防机动车尾气、控扬尘、推秸秆禁烧等专项行动。2016年,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提出“治理一条河流,改变一座城市”的全新理念,举全市之力打响伊通河综合治理攻坚战。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整治,伊通河上游的南溪湿地——曾经的“烂泥潭”“黑沼泽”,成了各类候鸟栖息的天堂和名副其实的“长春之肾”。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提标改造九座污水处理厂,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全部关闭搬迁,建成区75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长春获评“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从保底救助到包保帮扶:幸福融入每一个角落
——就业创业,暖流计划的温暖。长春市全面启动“暖流计划”,为百姓“雪中送炭”。围绕扩大就业、扶持创业、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可直接或间接惠及城乡居民966万人次,给居民增加了更多收入。2016年到2018年的三年间,全市新开发就业岗位50.3万个,实现城市新增就业41万人。2018年,提供就业岗位950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3亿元;投入2000万元建立中小企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100户;为1716名在长就业“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发放安家补贴资金1509万元。发展乡村农业和休闲旅游,累计接待973万人,收入48.79亿元。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拉动农民投资超过十亿元,土地流转55.8万公顷。贫困线标准提高到3600元,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1513元。
——精准扶贫,不让一个人掉队。脱贫攻坚工作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集中攻坚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资源开发与绿色发展统筹兼顾、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破解了“输血”到“造血”的难题,实现了精准脱贫。2018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00余万元,启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5个,新建改造农村安全引水工程101处,改造贫困户危房2934户,贫困村光纤、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选派专职干部42人帮助五个县(市)区非贫困村进行危房改造和发展产业扶贫、保险扶贫等项目;发放扶贫贷款3000万元,15个贫困村出列,1535户贫困户脱贫。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却与客观环境密切相关。幸福长春既包括物质生活的丰富,又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体现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体现公共服务的完善。长春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高度认同,对长春这片土地真诚热爱,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越来越坚实的幸福底盘
有力地托起百姓的期盼与梦想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长春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只因人民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文化内核作为幸福长春的三大底盘,始终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以人民的幸福为目标,互为助力、相辅相成,协力托举起了人民的殷切期望,共同积淀了长春光彩夺目的民生底色。
持之以恒做大经济底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财力支撑
——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在东北区域板块和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外部环境下,长春经济“高开高走”,率先步入合理增长区间,呈现出稳中有进、转型加快、动能增强、质量向好的特点,结束了几年来增速低位徘徊的状态。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总量迈上7000亿元台阶,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478亿元,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206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28亿元,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优化一产,加快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高效特色农业、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不断壮大,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着力突破二产,全力建设世界级汽车、农产品加工和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服务基地,大力实施千亿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六个新培育的千亿级产业快速发展,地方工业、民营工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努力提升三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两大新兴行业,壮大提升金融服务、科创服务、人力资源、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文化娱乐、节能环保八个重点行业,构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近年来服务业增速持续高于一产、二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发展后劲不断夯实。2018年,积极推动汽车、轨道客车、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奥迪Q工厂、中粮聚乳酸等11个投资超10亿元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培育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及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9%。启动数字长春建设,积极培育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华为云计算、浪潮大数据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这些项目本身既是经济运行的“加速器”,也是民生幸福的“压舱石”。
坚持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以改革开放为源泉的动力支撑
——改革,让长春焕发勃勃生机。坐标长春,回望来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长春市突破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全市实施改革举措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题、关键环节、关键节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司法体制等方面改革全面发力,改革工作不断取得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投融资体制、商事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被列为国家试点,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在东北四市率先启动改革督导评估。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3个工作日,工业项目审批时间压减到15个工作日,97%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启动“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实现全覆盖。
——创新,让长春发展潜力无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长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好“有中生新”转型牌和“无中生有”创新牌,努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打赢科技体制机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四个攻坚战”;推进形成“一条龙”式的协同创新、围绕产业链推广创新链、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科技孵化器、科技人才带动科技创新“五种模式”,长春由“追跑”“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加快进入创新发展第一方阵。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取得实质性进展,长春科技大市场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200亿元,有效激活了沉淀的科技资源。
——开放,让长春重新拥抱世界。长春是国内与日韩等国家经济往来最为密切的城市,也是东北亚国家加强与国内地区合作的重要战略支点。近年来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初步形成了立体多元的对外开放平台和通道。共有170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春市的29个开发区投资建厂,60个世界500强企业落地落户。以长春为起点的两个中欧(长满欧)班列累计承运2.6万标箱,承运量占到了我国中欧班列东通道货运总量的30.2%。兴隆综保区获批国家一类口岸,长春国际陆港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一级铁路综合物流基地。陆海联运全面通航,实现了东北亚的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釜山的陆海联运,全面对接丹东港、大连港、营口港,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不断增强,长春龙嘉机场成为交通对接、促进产业合作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东北亚重要门户枢纽。2018年,纽伦堡枢纽及海外仓正式启用,进出口总额增长10.4%。实际利用内资、直接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6%和9%。
坚定文化自信:以城市精神为引领的魅力支撑
——城市精神持续弘扬。“人”是城市的基础、发展的根脉。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长春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在两百余年时间里移入大量外来人口。长春敞开胸怀无私地接纳每个人,这些人也很快融入长春建设,强烈的归属感使他们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铸就了长春包容的精神内涵。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西方文化、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孕育了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底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宽容大气、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和长春人民热情好客、博采众长、善于交往的良好传统。
——文化特色充分彰显。长春有着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蕴,素有“东方底特律”和“东方好莱坞”之称,城市格局与风貌具有广场统领、轴线放射、气势恢宏的杰出近代城市与建筑特色,是近现代规划理念在中国大规模实践的重要实例。同时,作为新中国汽车等特色工业的摇篮,拥有一大批功能环境延续良好的工业遗产聚集地。长春还是中华民族近代抗争史的集中见证地,在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警示性意义。长春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其中被列入国家级名录3项、省级名录24项、市级名录26项。
——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十八大以来,长春市始终坚持壮大文化产业,在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与产业文化、城市特色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建设;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推进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做精做特中小文化企业,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在一批重大项目的带动下,截至2018年,全市文化企业达到18000多户,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长春汽车、电影、伪满遗址、生态休闲、雕塑艺术、科技、民俗、文化娱乐和冰雪等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东北亚博览会、汽车博览会、中国长春电影节、农业博览会、民间艺术博览会等展会成为长春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展会,2018年会展业交易额增长11%,接待游客8900万人次,增长15%。
民生幸福是一座城市最高的荣誉。正是因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城市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长春才得以连续十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实践证明,越来越坚实的幸福底盘,是实现幸福长春的根本保障,也为长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
关乎民生脉动的幸福密码
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情怀
围绕幸福主题,长春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用一串串扎实的奋进足迹,一条条动人的上升曲线,一个个丰硕的发展成果,以长春人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一张蓝图绘到底”:幸福的背后是党委和政府的责任担当
始终坚持以发展思维引领民生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从长春老工业基地实际出发,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感情向民生倾斜、政策向民生倾斜、资金向民生倾斜、项目向民生倾斜,努力做大民生保障的“蛋糕”。从2007年第一个“民生行动计划”推出以来,长春市始终坚持每年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改善。始终坚持以创新思维推动民生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提出的“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求,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坚持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从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抓起,从最困难的群体抓起,从基层党组织做起,积极研究民生改善的新情况、解决民生改善的新问题、探索民生改善的新机制,与时俱进地做好民生改善的各项工作。长春市和所属县(市)区较早成立民生专门机构,并延续至今,在统筹规划落实全市民生工作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始终坚持以底线思维把握民生工作。“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关家国”。长春市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时刻关注最困难群体,努力解决最紧迫的问题,牢牢兜住底线民生,着力抓好普惠民生,突出解决热点民生,坚持把民生实事办实办成办好;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保障民生工作。做到凡是群众反映的合情合理合法的诉求,都认真对待、全力解决;凡是不合理或与政策相悖的,都能坚持原则、耐心解释、按章办事。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幸福的背后是相关部门的勠力拼搏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按照党的十九大对民生工作的要求,长春市始终坚持全市“一盘棋”,敞口办民生。市、县两级自上而下全部组建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挂帅的民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民生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督导各地各部门,确保实事落实,好事办好;县、乡两级全部建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民生工作大会,每年印发一部民生行动计划,每年解决100件左右民生实事。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各自的民生行动计划。2007年以来,长春市本级共落实1059项民生实事。百万居民进医保、百万农民进新农合、百万米棚户区回迁、无籍房确权、国有改制破产企业退休人员进医保、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透析、白内障复明、黑楼道亮化等一大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水、电、气、热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陆续破解,一张张民生答卷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广泛好评。广大群众通过长春民生网、民生直播间、市长公开电话、局长接待日,民情恳谈会、社会各界代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参与到民生实事的收集、制定和落实等工作中来,实现了民生实事的决策实施与广大群众“零距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得到了及时有效回应。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幸福的背后是广大长春人民的冲天干劲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改善民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参与。十八大以来,在党委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长春人民坚守初心、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城市的面貌,也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用参与、用奋斗、用汗水表达着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在这支民生改善的大军中,有坚挺在基层一线的民生带头人,有活跃在基层前沿的基层干部,有战斗在生产一线的工匠大师,有助威助力助战的普通群众。“小巷总理”谭竹青是改革开放40年间长春市最杰出的民生带头人之一,在社区最基层岗位上连续工作50年,凭着一种责任感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社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让因社区环境差被形容为“都市里的村庄”的东站十委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谭竹青之后相继涌现出吴亚琴等数十位社区优秀工作者。他们不仅继承和弘扬了谭竹青精神,而且为其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成为长春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的李万君,凭借世界一流的构架焊接技艺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荣获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称号,成为长春新一代产业工人的代表。还有“时代楷模”黄大年,优秀企业家李万生,“乡村法官”翟树全,雷锋追随者刘国江……一个个长春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这座城市里被无数人传颂,他们用实际行动影响着、感动着、鼓舞着长春人民在幸福之路上奋力前行。每年的长春民生行动计划、幸福长春行动计划一经公布,立即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自发地为计划的实施出主意、提建议,拆迁居民不提困难、不讲价钱,全力支持棚户区改造。普通市民参与热情高涨,汇聚成了气势磅礴的人民力量。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当党心与民心相通,当党委政府的目标与人民的目标一致的时候,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幸福长春的幸福密码在哪里?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执政情怀、执政实践和人民群众由内而外迸发出的精神力量。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工作的大事,才能通过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辛福感、安全感,这也是共产党人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