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下梧桐引凤来——吉林大学人才工作综述
吉林日报  2019-01-14 09:24:06

  原题:种下梧桐引凤来——吉林大学人才工作综述

  吉林日报1月14日讯(记者 缪友银):这是一组骄傲的数字——

  2018年,吉林大学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51人。其中,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专家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专家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人才从来都是事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近年来,吉林大学坚持以增强人才活力为核心,以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加强顶层设计,培养造就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这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破藩篱,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无墨喷水打印成果再次登上国际顶级杂志,又在世界上引起一阵热潮。这事儿真牛,这人更牛!”临近寒假,走进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学生们对此依旧称赞不已。

  学生们口中的“牛人”,就是无墨喷水打印科研团队负责人张晓安。2010年,吉林大学的一道“求贤令”让这位小有成就的科学家回到了母校。问及原因,他坦率地说:“选择吉大是被诚意打动。校长多次与我沟通,承诺到校后可以马上投入工作,科研经费和实验所需一切设备,全部由学校负担。”

  张晓安的成功,归结于吉林大学打破制度藩篱,推出的一系列人才新政,把重锤敲在了人才制度改革上。

  近年来,学校修订了《吉林大学人才引进办法》,实行预聘—长聘制度,优化制度环境和引人机制,做强引进人才增量。学校的人才引进制度与国际接轨,多部门联动切实推动“放管服”,确立中层单位人才工作主体地位,推行“一院一策”,将人才评价标准的制定下放给相关学科。这大大提升了人才制度的弹性,增强了用人活力。

  在人才评价环节,学校突显多元化评价,杜绝“唯帽子论”“唯论文论”等问题。近年来,学校优化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了《吉林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实施办法》,突出中层单位用人主体地位,建立由中层单位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校外同行专家共同组成的综合评价、学术评价和同行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建立了督导联系机制和评估考核意见反馈机制,让高层次人才评估考核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合理、更有成效。

  放活人才管理、优化人才考核机制,吉林大学在打造“精细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实现了突破。近年来,学校已先后引进了张晓安、高峰、赖良学等多名高层次人才,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纷纷前来任教。因为大师的来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也凸显出活力和水平。

  搭建平台,人才质量不断提升

  “外在输血”的同时,“内部造血”更是相得益彰。

  “我在葡萄牙和澳大利亚深造了5年。去年,我有幸成为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这一切离不开‘金种子’计划。”坐在吉林大学电子学院的会议室里,青年教师白雪教授这样说到。

  “金种子”计划是吉林大学电子学院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大创举。从2014年起,吉林大学电子学院先后送出了5批科研潜质好的青年教师到国外顶尖研究团队深造,让他们在国际学术高地上开阔视野,快速提升研究能力与水平,成长为具有巨大潜力的优秀后备人才,为学科发展攒足后劲。这个计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在东北地区培育优秀青年人才提供了成功范式。目前,这些“金种子”都陆续回到了吉大,他们当中已经产生了4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如今,电子学院的“金种子”计划已经在吉林大学全校推开。近年来,吉林大学启动了“吉林大学培英工程计划”,每年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国际对话能力、有实力冲击国家重要人才项目或重大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赴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学或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等国际顶尖学术大师的科研团队从事科研工作。去年,共遴选出27名获资助人员。在20名已派出人员中,已有1人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有2人进入“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会评阶段。

  依托平台培养人才,搭建平台促进人才成长,吉林大学“内部造血”的步骤踏实而有力。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依托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今,化学学院拥有各类“国字号”人才近50名。“学院的科研氛围特别好,科研梯队很合理,这里真的很适合干事业!”化学学院李峰教授这样说。去年,他的“高效双线态自由基发光二极管”研究成果在Nature主刊上发表,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为OLED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在人才建设方面组成了“老中青新”四代人才架构。如今,考古学院既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又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也有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等,人才结构十分合理,学院内人才“传帮带”作用显著。

  抓好软环境,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吉林,既没有北上广深的繁华富庶,也没有海外的优越条件。能留下来的都是想干事业的!”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蔡立东说,要为人才营造一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软环境,让人才乐在其中,做到“进得来、留得住”。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房绍坤2017年来到吉林大学。当时他的亲人都在广东和香港,南方的大学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可他还是决定前往吉林大学任教。“我最看重的是这里的学术氛围,这里是干事业的地方!”他朴实地说。去年一年,房绍坤在中国顶级社科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学术上十分高产。

  像房绍坤这样因为环境选择留在吉林大学的人才还有很多。吉林大学电子学院教授张宇曾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纳米光电子学研究工作,获得过“香江学者奖”。虽然很多高校想挖他,但他还是选择留在了吉大电子学院。对此他总说,吉大尊重人才,为人才提供了干事业的一切便利条件,他的事业就在这里。

  营造人才干事业的良好氛围,加强人才软环境建设,吉林大学近年来下足了功夫。2017年,领导小组召开7次会议,审议通过119项议题。学校印发《吉林大学学校领导直接联系人才制度》,通过“书记面对面”“校长有约”“人才工作交流会”等平台,与专家人才密切沟通联系。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加强与人才的沟通效果,做到人才在吉大干得痛快、干得出色。

  吉林大学还十分注重人才思想文化建设。近年来,学校制定了《吉林大学海外引进人才专题培训实施方案》,组织29名海归博士赴井冈山开展专题培训,其中5人在培训现场提交入党申请书。吉林大学还组织引进人才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让人才感悟吉大精神,树立理想信念。

  学校还构建完善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通过服务政策“组合拳”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的后顾之忧。通过制定《吉林大学高层次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试行)》,学校完善了人才住房保障体系,规范了人才住房管理,改善了高层次人才居住环境;学校还开通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和优先就医等服务保障“绿色通道”。

  只要想干事,你就能在吉林大学放开手脚,大有作为。如今,吉大上下已经形成了一股尊重人才、帮助人才、共同进步的大好风气。“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目前,学校现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12人次。其中两院院士10人,哲学社会学资深教授7人,长江学者59人,“万人计划”入选专家2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百千万工程入选专家32人,教学名师8人。在不断涌现的人才的努力下,吉林大学必能乘风破浪,为吉林振兴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重要力量!

编辑: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