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东师“智慧教室”直击“科幻”
长春日报  2019-01-08 13:08:31

  原题:很多椅子一起自动“围圈圈”——在东师“智慧教室”直击“科幻”

在东师“智慧教室”直击“科幻”

学生正在“智慧教室”上外语课。 (图片由东北师范大学提供)

  长春1月8日讯(记者 胡晓琼):正在上课的教室里,最后一排的桌椅突然开始向前“滑行”,载着学生“滑”到前排之后停了下来,不一会儿,很多椅子一起自动“围圈圈”,原本面向黑板的同学被分成了面对面的讨论组……日前,记者走进东北师范大学本部校区逸夫教学楼四楼的“智慧教室”,跟着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尹惠上了一堂科幻感十足的外语课。只见尹老师的手指在物联网控制屏上熟练地轻轻点击了一下,随后教室里的灯光自动亮起、屏幕自动启动、窗帘自动关闭、空调自动开启……30秒后,教室环境调整到最佳状态,5分钟后,屋内全体师生登录完毕。

  课堂上,“智慧教室”人性化的可移动桌椅和环绕式墙体白板为学生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外国语学院2017级的40名同学就在这间充满科幻感的“智慧教室”学习二外法语课程。在语法知识的讲解中,尹惠老师首先使用“投票”系统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预热。稍后在展开论述环节时,通过与系统联网的手机操作,联动大屏幕和学生的手机电脑,同步切换到ppt页面,非常快捷高效。在复习检验环节,课前存储在云端的题库为尹惠提供了及时的反馈。最后,她还可以通过投屏、分屏显示等操作对于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对比讲解。值得一提的是,尹惠针对所有练习环节,配合人脸识别、情绪识别等功能,系统都能自动为她留下宝贵的统计资料,为进一步教学和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智慧教室”开课两个月以来,学生们很快从最初的惊奇和生疏,顺利过渡到对整个操作系统的娴熟运用,他们对于智慧平台所提供的师生课内外交流,表现出浓厚兴趣和极大热情。同学们普遍认为,由教师依托该平台所建立的完整课程系统把他们从繁重的课堂笔记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思考和练习时间。他们尤其喜欢诸如“投票”“弹幕”“不理解”这样一些实用又有趣的小设计,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小组式的上课方式让我们在课堂上的互动更多样,也方便大家一起研究,互相帮助。”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学生苏森琪说道。

  “在‘智慧教室’两个月的授课经历堪称是我教学生涯的一场‘微革命’,从备课到授课的各个环节都重塑了我的课程实践模式。”尹惠说,借助智慧平台,她建立了课程系统、在线发布任务、批改作业和答疑,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和指导学生整个学程,真正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智课堂系统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实践方案,大大拓展了她的课程设计空间。

  东北师范大学首批4间“智慧教室”位于本部校区逸夫教学楼,本学期共有新生研讨课、“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基地班课程等24门课程在“智慧教室”上课,采用可灵活移动的桌椅,配合投屏共享系统,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在多种教学模式之间自由转换。另外,教室四周设置的益涂书写墙,改变传统以黑板为载体的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拓展教学空间,为师生营造了“处处可书写,处处可研讨”的环境。

编辑: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