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突出问题导向 紧贴民生需求 破解发展短板 长春城建:全力解决好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
改造后的繁荣路。
改造前的繁荣路。
“两横三纵”快速路今年增设2万余米声屏障。
改造后的北人民大街亮丽一新。
易涝点改造现场。
新闻提示
城市建设,一端连着发展,一端连着民生。
今日长春,穿行于城市之间,行驶在快速路上,畅快之感、幸福之感,无以言表,市民、商家、投资者无不拍手称快。
当然,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多问题是累积下来的或是伴随着城市快速长大而产生的,比如城市易涝点问题、行车噪音问题、道路维护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难题,每一个城市都会遇到,各地也都在不断探索解决办法。
面对这些百姓关心的问题,长春市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紧贴民生需求,不断加以破解。
“两横三纵”快速路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车流量激增、行车噪音扰民等问题。长春市在建设之初,就依据环评在部分噪音敏感地段设置了隔音设施,然而随着沿线一座座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再加上车流量不断增加,行车噪音还是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市建委积极应对,对部分噪音超标路段增设声屏障,今年在42个位置增设26590米声屏障,明年还将在37处噪音超标位置增设14968米声屏障。
对于百姓关注的易涝点问题,长春市也高度重视,2017年出台了《长春市排水防涝补短板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城市排水设施的实际情况,采取远近结合的方式,开展排水防涝补短板建设,并制定了三年改造计划,即2017年改造5处易涝点,2018年改造9处,2019年全部完成。目前,改造完成14处易涝点,在今年汛期取得了良好效果。2019年将改造剩余5处,同时进行查缺补漏,及时消除新增积水隐患,做到发现一处、查清一处、解决一处。
对于城市道路而言,建设固然重要,但养护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提高道路养护水平,提高城市运行能力,不仅是加快城市发展的必要手段,更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一道需要解决好的课题。市建委通过全方位协调统筹,安排好道路维护“时间表”,杜绝“马路拉链”现象,不断打造精品街路,让百姓的出行环境进一步改善。
民呼我应重实干,城市面貌换新颜。一个又一个困扰百姓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开车顺畅了、噪音减少了、出行方便了……百姓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笑脸更加灿烂了!
“两横三纵”快速路 今年增设2万余米声屏障
如果说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血脉,那么“两横三纵”快速路就是城市的“大动脉”。可是,快速路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车流量激增、行车噪音扰民等问题。
为解决“两横三纵”快速路噪音扰民问题,市建委组织噪音检测单位对部分路段进行了检测,在部分噪音超标路段增设了声屏障。今年,在临河风景、吉达花园、北阳新第、林苑雅居、春天花园等小区附近的42处路段增设了声屏障,共计26590米,解决了部分路段行车噪音扰民问题。
“为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我们在快速路建设之初就依据环评在部分噪音敏感地段设置了隔音设施。”市维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沿线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再加上快速路上车流量不断增加,行车噪音还是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行车噪音扰民问题,他们多次组织有关单位对快速路现场踏勘,查缺补漏,对敏感点位进行综合排查,逐一进行噪音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市维管中心确认下一步将对蓝色港湾、台北雅苑、一品红城、东安华美春城、天富御苑等附近37处噪音超标路段增设声屏障,共计14968米。目前已完成设计、审图等工作,即将进行招标工作。招标结束后,因气候原因已不具备施工条件,计划在2019年4月中旬开始进行声屏障安装工作,6月末全部安装完成。
“细心地市民会发现,目前快速路上的声屏障主要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全封闭型声屏障,一种是半透明玻璃窗式声屏障。”市维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全封闭型声屏障,是在快速路修建时,通过防撞墙预埋钢板设置的声屏障,采用全封闭的形式,高度为2.5米,其安全性能高、隔声降噪效果好,但是如果声屏障设置较长,则影响美观且易引起驾驶疲劳;半透明玻璃窗式声屏障,高度为3.5米,采用半透明夹胶复合玻璃窗式,复合玻璃具有较好的透光率,抗老化、耐候性强,不仅隔音效果好,而且美观,能够反映城市景观,增加驾驶舒适性。今年增设的声屏障都是半透明玻璃窗式声屏障,具有良好的外观和隔音效果,主要材料包含镀锌吸声板、玻璃隔声板、钢立柱,安装工序为钻孔、植筋,安装立柱和声屏障板。
重维护 严监管 提品质 今年大中修道路54条
四通八达的道路是城市的血脉,只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对于城市道路设施而言,建设固然重要,但养护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长春市共大中修道路54条,7月初开工至10月末结束,共铺设沥青路面26.2万平方米,铺装方砖步道8.3万平方米,铺设边界石3.8万米,改造井具1722座。
每到天气转暖,人们经常能看到市政队伍进行道路维修。“我们的道路为什么要年年修呢?”很多市民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市政道路中修年限为5-6年,新建道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很多既有道路设计标准较低,早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但受资金、交通等条件限制,仍在超期超负荷运行、使用。为了保证道路正常使用,减小对交通的影响,根据每条道路建设年代及现状,逐年、分批次进行维修。”市维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他们共大中修道路54条,长度35609米,分三批实施,第一批15条于7月初开工,7月中旬结束;第二批14条于9月初开工,10月初结束;第三批25条于10月初开工,10月末结束。共铺设沥青路面26.2万平方米,铺装方砖步道8.3万平方米,铺设边界石3.8万米,改造井具1722座。
平坦的沥青路面,整齐的方砖步道……经过修复后的市府北路焕然一新。“我们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道路两侧方砖步道、停车场等进行了新建或翻建,修复后的市府北路焕然一新,同时还增加了雨水调解功能,提升了办公区域的人文特色和品质。”市维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在施工中共铺设沥青路面7359平方米,铺装方砖3800平方米,砌筑边界石2700米,砌筑井具54座。
在实施道路大中修期间,长春市还注重精品街路的打造。北人民大街全长1.8公里,道路两侧既有方砖步道破损、塌陷,严重影响行人正常通行。长春市将其作为精品街路进行改造提升,人行步道均采用透水方砖进行铺设,并将原有树穴改为绿地,还充分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增加了绿化面积,增设了自行车道,实现了人车分流,提升了道路整体环境。
在道路维护改造过程中,为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长春市对平行街路错开时段施工,尽量利用夜间和节假日进行,虽然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但减少了对百姓出行的影响,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注重解决对交通环境的影响,做好残土外运,现场材料堆放整齐,不影响交通;警示标识、导行标识和围挡设施齐全,夜间设照明和警示灯,提醒路人注意安全,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对于改造过程中更换下来的方砖、边石,长春市也充分加以利用,今年共拆除19.91万平方米方砖,原地利用4.8万平方米,送存仓库2.3万平方米,可重复利用率36%;拆除边界石5.6万米,原地利用2.2万米,送存仓库0.5万米,可重复利用率48%。
标本兼治 狠抓落实
改造完成14处易涝点
“今年汛期,不少易涝点通行顺畅,改造效果非常明显!”今年,很多市民发出这样的赞叹。
“我们这儿以前是大雨大淹,小雨小淹,积水最深的时候都快齐腰了,出行特别困难。今年不一样了,虽然下了几场大雨,但都没有出现明显的积水情况。”家住辽阳街与兴阳街交会处附近的李女士笑着说。这里,曾是一处严重的易涝点,每逢强降雨天气,都会出现严重的积水情况。今年汛期,周边交通秩序井然,市民出行正常。
“辽阳街与兴阳街易涝点地势低洼,下游排水设施管容严重不足,形成内涝积水,我们采用分流排水的方式,通过新建一条雨水大管,将雨水直接引排至长春公园水体,解决内涝积水问题。”施工负责人表示,施工中他们遇到了征拆、排迁等困难,但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多方主动沟通协调,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几场较大降雨,此处均未发生积水。
为什么汛期有些位置会出现严重的积水呢?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地势低,均处于区域的低洼位置,雨水快速汇集;二是排水设施建设年代较早,标准偏低,管径偏小,排放容量不足;三是城市路面硬化较多,增加了地表径流,加剧了积水情况;四是部分路段雨污合流,汛期合流管线排放能力不够。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内涝积水问题的整治工作,2017年出台了《长春市排水防涝补短板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城市排水设施的实际情况,提出采取远近结合方式,开展排水防涝补短板建设。”市维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以“能改尽改、小改见效”为目标,采取增容扩管、局部管线翻建等措施,缓解内涝积水问题;远期以“提升能力、完善系统”为目标,结合重点工程建设,分区域、分系统实施排水设施提标改造,力争到2020年实现中雨不积水、暴雨不严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
长春市制定了三年改造计划,2017年改造5处易涝点,2018年改造9处,2019年全部完成。按照计划,2017年长春市完成了自由大路岳阳街口、辽阳街兴阳路交会等5处易涝点改造,效果良好,今年几场强降雨均未发生积水问题;2018年完成9处易涝点改造,效果也不错,几场降雨均未出现积水;2019年将按照计划实施剩余5处易涝点改造,同时进行查缺补漏,及时消除新增积水隐患,做到发现一处、查清一处、解决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