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吉林日报  2018-10-25 10:02:08

  原题:迸发新动能 舞活产业链 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19日,经开区举行2018年秋季重点项目开竣工仪式。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安能(长春)供应链产业园项目 安能(长春)供应链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由长春宇矗储运有限公司建设的安能(长春)供应链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3亿元,将建设物流枢纽集散中心、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及辅助生产设施,将于2019年竣工。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长春当地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提高长春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安能冷链物流网络的建设,将形成覆盖东北三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冷链物流中心。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优势产业 (鹿茸)深加工出口基地项目 吉林省优势产业(鹿茸)深加工出口基地项目 由吉林中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吉林省优势产业(鹿茸)深加工出口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预计2020年竣工投产。项目租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网外8号工厂,租赁总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将以鹿茸科技深加工为核心,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人才,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打造世界鹿茸的尖端科研中心,打造中国首个鹿产业品牌。项目达产后可年产鹿胶糕2.8亿片,鹿血肽系列产品3000万袋、鹿膏方系列产品3600万瓶。未来三年,鹿皮、鹿茸等系列产品进出口量可达5000吨,进出口额可达2000万美元。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春光机所高精尖大口径项目 长春光机所高精尖大口径项目效果图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建设的高精尖大口径项目,总投资3.2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55274平方米,其中,光电设备装调与检测实验楼2.98万平方米、特种光学材料加工工艺研究与试制楼1.25万平方米、应用光学研究与专项光学装备综合研发楼1.29万平方米,将于2019年竣工投产。项目立足科创新平台建设,将带动我国空间光学领域和东北地区遥感卫星产业的快速发展。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食品铝罐及医药包装项目 食品铝罐及医药包装项目效果图。 由长春市佳宝实业有限公司建设的食品铝罐及医药包装项目,致力于打造环保型食品包装材料。项目位于经开区生物园区佛山大街东、长春达凯工业北。项目总投资1.1亿元,将新建厂区内配套建设相关的辅助公用工程和生活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将于2020年竣工投产。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推进环保领域发展,减少污染,同时,带动周边区域人口就业及经济发展。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微纳米高速铁路专用修补材料建设项目 微纳米高速铁路专用修补材料建设项目效果图 吉林省铁开微纳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微纳米高速铁路专用修补材料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元,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将建设高速铁路专用修补材料生产线10条,年生产高速铁路专用修补材料80万吨,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将于2021年竣工,项目达产后将结束东北三省没有高速铁路新型高科技材料的历史。生产的无机微纳米陶凝材料,使用时间超过国外同类产品35倍,但造价不到国外产品的十分之一,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将广泛应用于国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港口等,还将走进国际市场。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汽车前挡玻璃压制连线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 汽车前挡玻璃压制连线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由福耀集团长春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1.05亿元,将利用企业现有生产设备及公用配套设施,购置工业机器人及压制成型炉等先进生产设备,组建汽车前挡玻璃压制连线生产线;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配电改造,对局部大型设备区域进行设备基础改造,对部分设备区域进行洁净环境改造。为生产线设计MES系统,并与企业ERP系统衔接,将生产计划与排产、工单管理、工艺管理、质量控制、生产调度、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工具工装管理等信息实时共享,并做出实时判断和调控,以实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生产。项目达产后,可年产93.83万片汽车前挡玻璃,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春国际会展商务综合体项目 长春国际会展商务综合体项目效果图 由吉林省日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长春国际会展商务综合体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建设五星级酒店、智选酒店、精品办公楼、综合商业网点、地下停车场,将于2020年年末竣工。项目将通过打造核心商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周边的商业业态,每年可以满足近30万外埠客商及经开区周边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吉林省日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与一线品牌洲际酒店签订了合作协议,对五星皇冠酒店及智选假日酒店进行系统化管理。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新能源汽车创意产业园 吉林省新能源汽车创意产业园 项目位于经开区洋浦大街北行4公里处,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构建“1135”工程,包括建设“一个基地”“一个众创空间”“三个平台”“五项配套”。“一个基地”:吉林省新能源汽车创意产业园孵化基地;“一个众创空间”: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众创空间;“三个平台”:“新能源汽车销售平台”“新能源汽车设备零件研发平台”“新能源汽车设备零件生产平台”;“五项配套”: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商务中心、展示中心、创投咖啡。 通过3年时间,将构建起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成为省级、国家级孵化器;引进3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标杆企业;孵化创业企业60户;带动就业2000人;实现产值10亿元。

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光圆辰CMOS生产线建设项目 长光圆辰CMOS生产线建设项目 由长春长光圆辰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建设的CMOS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78亿元,于去年开工建设,今年竣工投产。该项目利用现有厂房进行装修改造,建筑面积5577平方米,新增设备130台(套)。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条专门用于背照式晶圆加工的生产线,CMOS生产线建设项目的竣工投产,将填补这一空白。项目通过建立一条独立的、专门用于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的生产线,提供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加工服务,提升CMOS图像传感器在高、中、低端的附加价,开辟CMOS图像传感器应用的新纪元。

  吉林日报10月25日讯:金秋十月,长春这片沃土已进入收获的季节,实干的力量和奋进的步伐正催生新的发展动能,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连日来,在长春经开区产业项目建设的“战场”上,一个个重大项目或开工、或竣工,热火朝天的氛围,机车轰鸣的声音,干劲十足的画面,诠释着建设者的成就和价值。经济工作向产业项目聚焦、产业升级围绕产业链发力,用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开区发展的鲜明导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的要求部署,经开区上下进一步增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紧锣密鼓地制定了“作战图”,用一个个具体产业和项目,强化创新驱动,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转型发展。

  2018年,经开区在建重点项目共计323个,总投资110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71个,总投资767亿元;新建项目152个,总投资335亿元。

  在经开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势头盛、心气足。随着一批批“高精尖”项目落地,一个个特色产业集群发力,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续航能力持续增强。比如,在高端装备与人工智能、生物化工、现代服务业以及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上,长春经开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不少产业链的建设进度超过预期。此外,产业内部的“链式发展机制”得到了完善,产业链正在成为经开区经济工作的主轴,产业链企业正在成为全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角。更重要的是,全区各级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把经常性的“充电”“加油”“磨刀”作为习惯和自觉,在深入深化和善做善成的工作实践中牵住了项目建设的“牛鼻子”。

  19日,经开区5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在金色的收获季节,交上了让人满意的答卷。这份答卷既回应着殷切嘱托,也映射着其作为全市经济主战场的责任,更回答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题。

  古人云:举网以纲,千目皆张。“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没有项目,创新和开放就没有‘根’。”经开人深知:把抓项目和产业链作为经济工作的亮点就是抓住了重点。实践同样证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项目是支撑发展的基石。项目建设是转型发展的“生命线”,是经济工作的“新引擎”,是民生改善的“晴雨表”,是干事创业的“主战场”。要想转型发展、全面振兴,就必须靠产业项目优化结构,靠产业项目提升层次,靠产业项目增添后劲。没有项目,一切都无从谈起。为此,经开区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区之力,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如今,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得以在长春经开区落地、投产,不仅能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释放出最大的辐射带动效应;不仅能满足当前之需,也为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对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正所谓,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项目建设有新亮点,产业发展就有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就有新进展,长春经开区发展就会达到新高度。

  以项目为依托,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之势就像树木生长,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样赓续的质变过程,令人期许,让人振奋。

  正如在此次集中开竣工的项目中,既有具有世界顶级水准的背照式CMOS生产项目,也有将形成覆盖东北三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冷链物流中心的安能(长春)供应链产业园项目,还有可进一步增加开发区“造血”功能的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工业孵化园区二期项目……众多项目奠定了经开区部分产业领域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为经开区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建设“特色经开”注入了无限动力。

  当前,2018年已经进入第四季度。经开区将本着一切为了项目、一切围绕项目的原则,牢记使命、强化担当,坚持拿问题开刀,将问题列成表,分排到位,逐一“销号”,确保横到边、竖到底,全力以赴抓项目、精准施策引项目、攻坚克难促项目。

  激昂铿锵的新时代乐章,总是在赓续奋斗中奏响;波澜壮阔的新时代蓝图,总是在砥砺前行中绘就。“锚定”高质量发展的长春经开区,随着产业梯度转移、服务梯度优化、工作梯度推进,经济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牢。

  旗帜飘扬,鼙鼓催征;道阻且长,路不远人。踏上高质量发展征程的长春经开区万力齐发,正在呈现这个时代最美的姿态!

  项目建设夯实工业底盘

  10月19日,长春经开区5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其中,开工项目25个,竣工项目30个。这些规模体量大、质量层次高、产业带动性强的优势产业项目是经开区“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干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的一个缩影。

  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集中开竣工项目,以工业项目为主,开工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64%,总投资占比53%;竣工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56.7%,而技改项目又占工业项目的近50%,真正起到了投入小、产出大、见效快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工业是经开区的立区之本。纵观建区25年来的发展历程,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中,一个清晰的脉络贯穿始终,那就是坚持工业立区。沿袭这一脉络,经开区始终坚持稳增长、抓创新、调结构、促融合、提效益,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项目大发展、新项目新引擎、好项目后劲足。如今,随着一波接一波的重大项目落地开花结果,长春经开区工业呈现出“强磁场效应”,催生出更多的产业效应、经济效能,为把长春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添砖加瓦,为推动全市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新项目带来新动能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增长极。项目建设正成为长春经开区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成为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对外开放的主阵地。

  在此次集中开竣工的55个重点项目中,集中开工的项目包括铁开微纳米、会展商业综合体、派格技改、博泽三期、威斯特环保、金鸿新能源等25个项目,集中竣工的项目包括长光圆辰CMOS、华大基因测序仪、中粮聚乳酸原料及制品、福耀技改等30个项目。仔细考量这些大项目,无论新开工的,还是刚竣工投产的项目,智能化、高端化的特征愈发明显,新模式、新业态逐渐崭露头角。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新动能逐渐增强,新经济雏形渐显,为新一轮转型发展赢得先机。

  全心全意扶项目

  经开区项目建设日新月异的背后,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全心全意服务的生动体现。

  经开区自建区以来,始终坚持项目立区,把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引擎。特别是在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引领下,经开区不遗余力引进项目,全力以赴建设项目,真心诚意服务项目,通过致力于诚信政府建设、出台“一主八辅”优惠政策、开展“企业服务日”、成立项目服务局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最优环境,坚定了无数投资者在经开区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决心。

  尤其在近期,经开区又创新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从企业反映最强烈、群众呼声最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入手,重点围绕优化“政务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通关模式、融资渠道”五大方面,打出一套改革组合拳,坚决扫除项目建设中各类“阻路石”“拦路虎”,把问题解决在当下,让发展乘势而上。

  “十八条”措施不仅首次提出建立对接服务制和会商联办制,实现服务企业全覆盖等创新举措,还实现了项目建设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放射诊疗许可等多项审批时限再压缩50%或50%以上的新突破。

  项目巡礼

  “走心”服务 让企业发展 无后顾之忧

  “经开区的服务全方位,很‘走心’。在这里发展,我们踏实,而且信心十足!”谈起经开区的营商环境,福耀集团长春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振云赞不绝口。

  作为区内企业,福耀集团长春有限公司在经开区管委会的支持与帮助下,生产运营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今年以来,在经开区大力提升“软环境建设”的背景下,企业更是感受到了来自经开区各个层面的鼓励与支持。

  “今年以来,经开区经发局多次开展项目政策对接服务,及时了解我们的项目,派专人跟踪进度,通过对企业实际情况的整体把握进行专项优惠政策的宣导和阐述,并在项目申报过程中不断进行辅导和帮助,切实解决了我们企业在项目申报中的困惑和难题。”据邹振云介绍,前不久,经开区项目服务二局还组织了专家团队到公司进行优惠政策的梳理与指导,并针对企业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的困惑和难点进行了重点解答,打消了企业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顾虑,激发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决心,鼓舞企业积极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长春公司出口海外产品一直采用海运,运输周期长、成本高,成为企业降低产品库存、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的首要难题。” 邹振云表示,经开区立足企业实际需求,大力推动海外运输线路“长满欧”铁路,公司产品通过铁路运输直接送至海外客户,在大幅度降低运输周期的同时,运输成本总体下降10%。通过“长满欧”运输,该公司安全库存量大幅度下降,公司库存的资金占用成本和海外客户产品的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保姆式” 贴心服务 促项目加速

  “投资环境好,服务热情周到,在经开区投资建厂,对初创型企业来说是正确的选择。” 19日,在经开区秋季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上,吉林省铁开微纳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志国说起了项目落户兴隆综保区的原因。

  微纳米高速铁路专用修补材料建设项目,是东北三省首个高速铁路新型高科技材料严寒地区产品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将结束东北三省没有高速铁路新型高科技材料的历史。这个总投资11亿元的大项目落户兴隆综保区仅用半年时间。

  “项目进展如此快,真是得益于经开区的贴心服务。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经常带队到现场了解企业需求,我们反映的问题能快速得到解决。”据郑志国介绍,该项目落户兴隆综保区后,经开区投资促进一局、项目服务一局等部门主动靠前服务,通过现场办公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应急问题;开发区管委会领导还积极想办法,多渠道为企业提供支持。“比如积极帮助我们与银行合作,解决资金缺口。在经开区管委会的推介下,我们已和光大银行达成初步意向,央企中国华控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决定注资合作。”郑志国说,正是经开区推出的一系列“保姆式”贴心服务,加速了项目落地,仅用短短半年时间,厂房、场地、办公楼改造已基本完成,企业可以走向市场销售阶段。“这么好的环境,增强了我们在经开区发展的信心。”郑志国表示,企业原来只计划投资一期两条生产线,如今又新增加第二期和第三期投资,投入资金也由原来的2.4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1亿元。

编辑:田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