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珲春:乾隆皇帝第一位皇后祖居地
吉林日报  2018-09-17 10:03:44

  原题:珲春 乾隆皇帝第一位皇后祖居地

珲春:乾隆皇帝第一位皇后祖居地

清乾隆帝孝贤皇后画像

珲春:乾隆皇帝第一位皇后祖居地

清乾隆保和殿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画像

珲春:乾隆皇帝第一位皇后祖居地

清乾隆武英殿大学士、一等嘉勇忠锐公福康安画像

珲春:乾隆皇帝第一位皇后祖居地

《满洲沙济富察氏族谱满洲沙济富察氏族谱》》

珲春:乾隆皇帝第一位皇后祖居地

新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标识牌

  吉林日报9月15日讯(记者 毕玮琳 王法权 田婕):随着众多以清朝为时代背景的影视剧热映,乾隆皇帝的结发妻子富察氏——孝贤皇后与她的娘家“沙济富察氏”逐渐为人们所知晓。纵观清代,无论是兴盛的时间、地位的尊崇、名臣的人数众多,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与富察氏比肩。这一家族,就诞生于我省珲春境内。

  日前,记者采访了珲春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李水涛。翻阅着《满洲沙济富察氏族谱》,李水涛告诉记者,贯穿整个康乾盛世,沙济富察氏五代成员中涌现了数十位载入史册的著名人物。

  沙济富察氏的发迹地和“萨其马”

  富察氏是以地命名的姓氏,是满洲八大姓佟、关、马、索、赫、富、那、郎中的第6个。

  在明代时,富察氏家族还是一个很小的部族,世居珲春境内的杨木林子与泡子沿的南山萨其城中,明代称此城“沙济城”,因此他们又被称为“沙济富察氏”。据北京富察·玄海(已故)保存的清朝道光七年续修家谱《满洲沙济富察氏族谱》记载:“祖居:沙济、富尔河、二道沟。”其中沙济和二道沟为地名,富尔河为水名。2007年12月19日,富察·玄海在满族史研究专家的陪同下,专程来到珲春市杨泡满族乡南山萨其城寻根问祖。经过实地考证,确认萨其城即为沙济富察氏祖居地和发源地,并在此祭拜了祖先。

  《满洲沙济富察氏族谱》中还提到:“始祖,长兄纳舒莫尔根,弟檀都二人”。这说明沙济富察氏在明代以纳舒莫尔根和檀都亲哥俩为首领,其活动区域包括今萨其城南的庙岒村、松林村,西南的东阿拉村、城北的杨木林子村和泡子沿村。萨其城即当时的沙济城,是他们的居住活动中心。

  古老的萨其城,早在高句丽时期就记载过此城,渤海国时期沿用了此城,辽金时期又有人在此城活动过。这里地势险要,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沙济富察氏始祖纳舒莫尔根与其弟檀都定居于此,用心十分良苦,为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后人从这里出发投奔了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正式加入到后金的主力军中,再转战锦州、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等地,最后随行入中原,定居北京等诸地,成为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沙济富察氏望族,载入史册。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市面上的糕点“萨其马”,是著名京式四季糕点之一,也与珲春渊源颇深。此词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沙济富察氏重臣、保和殿大学士傅恒领衔修纂的一部满汉合璧释义辞典《御制增订清文鉴》。作为满族传统甜食、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萨其马原意是“狗奶子蘸糖”。由于当时找不到汉语代称,便直接将满语音译,所以也有“沙琪玛”“赛利马”等称呼。据传,早在明末清初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时,关东女真各部纷纷来归顺,这时居住在珲春东海之滨的萨其城富察部也前来归顺,同时还带来了富察部人自己制作的甜食。这种美味甜食传入金国后,很快受到人们的喜爱,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普通百姓,都对其赞不绝口。因最初是萨其城人骑马带来的,所以被称之为萨其马。时至今日,萨其马作为满族饽饽的美味,已经从北方传遍了全国。

  哈什屯:开启家族辉煌第一人

  哈什屯(1598-1663),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先世居沙济,大清开国功臣。其祖先旺吉努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归靠,授佐领。其父万吉哈袭领其佐领之职。哈什屯初任前锋校,隶属正蓝旗,清太宗皇太极时改隶属镶黄旗,因征战有功由佐领升至礼部副理事官,到顺治年间,升迁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一等男兼一云骑尉。

  哈什屯是自富察氏全族归附第一代最为突出的人物。他能征善战,有勇有谋。清崇德二年(1637),同佐领咯沣等率兵分道征讨东海女真瓦尔喀部,大获全胜。崇德三年(1638),皇太极御驾亲征漠北喀尔喀部时,留守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的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听说明东江总兵沈志祥欲率石城岛兵众归附降顺,于是派哈什屯送去书信,招抚了沈志祥前来归顺。

  明末清太宗崇德四年(1639)二月至七年(1642)四月,皇太极发动松(山)锦(州)大决战。期间,皇太极遭遇突袭,军营大乱,形势万分危急。御前侍卫哈什屯临危不惧,抢先守护在大帐前,挥刀独战明军百余敢死士,与明军展开激烈拼杀。在全身上下十多处负伤、佩刀卷刃的情况下,哈什屯仍然奋不顾身,冲锋在前,浴血奋战,终于勇猛顽强地击退夜袭的明军敢死队,保护了皇太极的安全。护驾有功的哈什屯因此受到皇太极的重用,开始一路升迁,到清世祖顺治初年任内大臣,列议政大臣,跻身当时清朝最高决策中枢。

  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因脑中风去世。由于死前未立继承人,他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最终独排众议拥立顺治即位。由于哈什屯性格刚烈,不畏权势,多次公然对抗摄政王,得罪了多尔衮,被降职为骑都尉。

  顺治皇帝亲政后,追论多尔衮罪,其亲信大多受到牵连,但哈什屯却因祸得福,得到了皇帝的信任。顺治皇帝非常赏识他这种忠心捍卫皇权、敢于主持公道的无私无畏精神,并盛赞一个“正”字。顺治十二年(1655),哈什屯被重新提拔,加封太子太保,世袭爵位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康熙二年(1663)去世,享年66岁。

  在清朝,异性功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5等,男爵排最末尾,但清朝在开国之初对异性封爵位是非常谨慎的,这已经是很高的爵位,沙济富察氏家族的辉煌就从哈什屯开启。

  哈什屯长子:坚定支持康熙帝撤藩

  米思翰(1633-1675),富察氏,哈什屯的长子,满洲镶黄旗人。哈什屯去世后,米思翰袭爵位兼佐领。康熙年间出任内务府总管,后升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米思翰在担任7年户部尚书期间,掌管着国家的财政大权,他坚定支持康熙皇帝力主撤藩,对康熙朝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平定三藩之乱起了积极作用,深受康熙帝的信任与器重。

  康熙在设计除掉鳌拜后,三藩成为他最大的心病。三藩是指3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继茂,镇福建。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的3个地方割据势力,其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从顺治朝开始,军费开支浩大,每年入不敷出。以顺治十七年为例,国家正赋收入银875万两,而云南一省就要支出银900多万两。竭全国之财力,尚不足一藩之需求。到了康熙初年,财政困难局面仍旧未见好转。三藩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设立税卡,私行铸钱,圈占土地,掠卖人口,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撤藩原为康熙早已默定于心的决策,但当时满清亲贵大臣中或畏三藩势力,或受三藩笼络,反对撤藩的很多。吴三桂之子常年在京,所以康熙对撤藩意图严格保密,只与少数亲信大臣商议。20岁的康熙帝在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等少数官员的支持下,力排众议。他说:“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他果断下令撤藩,令三藩各率所部归辽东。随后,平西王吴三桂以“反清复明”为旗号举兵反叛,而平南王、靖南王也相继反叛。

  身为户部尚书的米思翰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帮助康熙皇帝筹划讨伐大军的粮饷,全力保证前线军需,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康熙的赏识。可惜的是米思翰去世的早,康熙十四年(1675),以43岁的英年便下世了,没有看到平定三藩的那一天。

  康熙帝对凡是支持撤藩的大臣一概视之为可共患难的心腹。在三藩平定后,他还经常称念米思翰的功劳,对于米思翰的儿子格外重用。米思翰的4个儿子均进爵封侯位列公卿。长子马思哈为内大臣、平北大将军;次子马齐为康、雍、乾3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三子马武为领侍卫内大臣;四子李荣保为孝贤皇后、傅恒之父,袭世职,兼管牛录,累迁至察哈尔总管,进封一等公。

  孝贤皇后:与乾隆帝情深意重

  孝贤皇后(1712-1748),富察氏,清高宗乾隆帝第一位皇后,满洲镶黄旗人。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孝贤皇后不仅旗籍高,而且出身于名门宦家。

  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选秀女中,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并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乾隆帝即位后,立她为中宫皇后,于乾隆二年(1737)举行了隆重的册立皇后大典。因皇后富察氏谥号为孝贤,故又被称为孝贤皇后。

  孝贤皇后虽出身名门望族,却生性节俭,不喜奢华,平时在宫中的装饰打扮用品不是金玉珠翠,而是简简单单的通草绒花。此外,孝贤皇后对乾隆感情至深,关怀备至。一次,乾隆帝患上了严重的疖疮,孝贤皇后就搬到了乾隆寝宫的外屋居住,随时端茶倒水,亲自喂汤喂药,精心服侍了乾隆100多天。直到看到乾隆确实康复如初,才搬回到自己的寝宫居住。

  孝贤皇后主持后宫不偏不倚,深明大义,得到其他嫔妃的敬重。无上尊崇的地位,和谐温馨的家庭,拥有一切的她十分满足。然而,两个儿子的接连夭亡却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将她的心撕成碎片。在与乾隆婚后第二年,富察氏生下了第一个女儿,第4年又生了一个皇子,雍正帝赐名“永琏”,于乾隆元年密定为皇太子,当时永琏年仅7岁。而乾隆三年(1738)永琏竟因“偶感寒疾”夭折,年仅9岁。这对乾隆和孝贤皇后精神打击之大可想而知,追谥永琏为“端慧皇太子”。幸好当时孝贤皇后才27岁,永琏死后7年孝贤皇后再诞嫡子,乾隆帝赐名“永琮”,暗寓“承继宗社”之意。不曾想,乾隆十二年(1747)永琮因患天花在全宫上下欢度除夕之夜时夭亡,年仅二岁。痛失爱子的巨大悲痛时时袭扰着孝贤皇后,使她不能释怀。

  乾隆十三年(1748)正月,乾隆奉皇太后偕孝贤皇后东巡。本是借谒孔庙、登泰山,游山玩水来排解孝贤皇后的痛子之情,可乾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回銮途中,龙舟行至山东德州,孝贤皇后病逝。

  在乾隆皇帝看来,要有效寄托他的哀思,唯一的方式就是为皇后办理一个风光盛大的丧礼,这样才配得上皇后在他心里的地位。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过世而服丧,就清朝而言,排场之大,尚属空前。乾隆十七年(1752)冬,东陵胜水峪地宫工程告竣,乾隆帝亲自护送皇后梓宫奉安于地宫宝床上,赫赫扬扬的孝贤皇后大丧仪式才落下了最后一幕。

  乾隆一生作赋无数,以怀念孝贤皇后的最为突出。其中,《述悲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

  “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望湘浦兮何先徂?求北海兮乏神术。循丧仪兮徒怆然,例展禽兮谥孝贤。思遗徽之莫尽兮,讵两字之能宣?包四德而首出兮,谓庶几其可传。惊时序之代谢兮,届十旬而迅如。睹新昌而增恸兮,陈旧物而忆初。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歔。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入淑房兮阒寂,披凤幄兮空垂。”

  孝贤之弟傅恒:紫光阁功臣像列居首位

  傅恒(1720-1770),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字春和,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第九子,孝贤皇后的弟弟、嘉勇郡王福康安的父亲。他6岁进上书房伴读,13岁被送入蒙古书馆进读,和乾隆皇帝既是一起读书的发小,又是内亲。乾隆皇帝聪明透顶,傅恒忠厚有余,君臣相辅,相得益彰。

  傅恒最初被授予侍卫,之后便平步青云,累进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右侍郎、军机处行走、内大臣、户部尚书、汇典馆总裁、侍卫内大臣保和殿大学士,这一晋升过程,只有6年多的时间,而且年龄也仅有20几岁,真可谓少年富贵。

  他天性平和,为人厚道,人勤实谨。从不以椒房之亲而嚣张跋扈,因此他的官风颇有口碑。在乾隆朝担任首席军机大臣的时间中,傅恒独占三分之一,堪称首席军机中的常青藤。众所周知,清朝不设宰相,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朝廷权力由内阁集中到军机处。因此首席军机大臣,实际上相当于宰相。

  如果说,傅恒得宠,主要缘于皇上与他是郎舅关系,那么,他所以能够固宠,尤其在其胞姐孝贤皇后病逝后,仍被乾隆倚为心腹,主要得益于他为人德性好,勇于任事,而且不居功不邀赏,不摆皇帝小舅子和首席军机大臣的威风。

  他非常欣赏并大力提拔了刘墉、纪晓岚、李侍尧、阿桂等人。这些人最后都成了国之栋梁。富察氏孝贤皇后因为丧子之痛病逝,对于富察氏一门是个巨大的打击。不久,疲累交加的傅恒也一病不起,儿子福康安接替他四处带兵。傅恒去世对乾隆的打击非常大,好像失去了臂膀。刘墉、纪晓岚、阿桂等人登时四面楚歌,朝局也经历了一次大震荡。

  纵观整个清王朝,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加于一身的宰辅寥寥无几,傅恒则是其中之一;当时紫光阁陈列百名功臣像,傅恒赫然列居首位;两度晋封为一等公的,在乾隆朝傅恒当是绝无仅有。

  其子福康安更是被乾隆委以重任。生前封贝子,死后赠郡王,担任过吉林将军、盛京将军、成都将军、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参加过平定大小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击退廓尔喀入侵等重大战役,一生转战南北,经历了无数战斗,百战百胜,是乾隆朝叱咤风云的大将,一代宠臣之最。

  参考资料:《满洲沙济富察氏族谱》《清史稿》《珲春满族》等  图片来源:珲春市政协文史委

  专家简介:李水涛,男,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珲春市政协常委、文史学习委主任,珲春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珲春古城系列丛书》《珲春传说故事》,现正组织编撰《珲春历史名人》。

编辑:田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