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打造强引擎 积聚新动能——吉林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笔
吉林日报9月14日讯(记者杨悦):步入“奋斗之年”的吉林,面对产业结构单一的短板,吉林省上下坚定信心谋求转型。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创新发展,打破企业间隔阂,加强产品和服务关联性……今年以来,吉林省延续近几年产业结构优化的强劲势头,传统产业不断转型,优势产业日益崛起,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三产融合持续发力,发展动力蓄势增强。
华丽转身,传统产业谋划“老树发新芽”
在吉林省,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点,一波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意十足。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强项做强,挖掘出更多的增长潜力,培育出更大的发展动力。传统产业从“老爷车”到“巨无霸”,无一不在谋划着“老树发新芽”。
8月初,红旗绿色智能小镇建设在长春全面启动。总占地面积1.54平方公里的红旗小镇,将以红旗品牌悠久文化的复兴为战略支点,搭建起民族品牌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以红旗智能工厂、文化体验、新型产业为重点,以历史保护建筑为特色,打造长春新红旗生产基地、建立工业旅游引领区。
日前,吉林化纤自主研发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原丝顺利通过碳化并批量生产。碳化效果远超预期,是继24K碳纤维成功市场化后,吉林化纤又一碳纤维新产品。至此,吉林化纤打通了48K碳纤维从原丝到碳丝各个生产工艺,为下步批量生产、市场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刻不容缓的转型升级,让吉林化纤这个老牌国企,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桂冠:世界一流工艺的引领者。
在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民乐村,智慧农业的蓝图在黑土地上延展开来,种田这份“土事业”变得一天比一天现代化。
草莓不长在土里,而是栽培在椰壳粉末、秸秆、有机肥里,这些喝着“营养液”,住着“高层公寓”的草莓,预示着民乐村绿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据了解,运用传统栽培方式,500平方米的棚子一年能产出2000多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则能达到8000斤到1万斤,卖出的价钱也从二三十元涨到近百元。
一枚小小的草莓,见证了产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上升过程。
勇于突破瓶颈,才能驶入可持续发展的蓝海。老企业重组后打起“循环经济”牌;化工企业以建设高标准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项目建设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力发展中高端、科技型产品……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脚下这片生机勃勃的黑土地上演着。
补齐短板,服务业攻坚步履铿锵
作为结构调整的又一突破口,“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口号叫得响,落实抓得牢。近年来,全省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养老、社区服务、休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服务功能和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卫星+”与服务业各领域逐步融合。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吉林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9%,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6.2%。
这场战役,激励大家你追我赶,动起来、干起来。
一些颇具眼光的企业抓住吉林省传统的农业、工业优势,创新产业模式,重组产业元素,实现快速发展。在吉林市,吉林云耕农业把“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精确图像与实地测土、测肥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进行大数据处理,产量预测更准,农民收入更多。”该项目负责人王丽英介绍道。
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总投资近112亿元的长白山鲁能胜地高端冰雪旅游项目坐落于此。作为吉林省旅游一张靓丽的名片,长白山开发区着眼于破解旅游产品单一、业态不完整等问题,落地、开工了一批特色项目,加快长白山旅游转型升级。
而像这样的高端生态旅游项目,在吉林松花湖、北大壶等地还有不少。
今年上半年,吉林省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0.2%。壮丽的冰雪景色、欢畅的滑雪滑冰、火热的关东民俗……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正牵动着转型升级的步伐。
与此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流、金融、电商等产业正逐步成为吉林省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6月初,长春新区与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完善东北亚大数据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新区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7月下旬,东北生态大数据中心在长春揭牌。该项目全面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感知、动态监测、智慧管理、智慧决策和智慧服务,构建信息基础条件国际领先、生态管理与民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林业产业结构与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的现代化林业管理新模式。中心建成后将实现东北地区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极大提高大数据宏观决策能力。
长春华为大数据项目投入使用,可提供1.2万台云服务器的计算服务能力。浪潮大数据中心、长光卫星公司、启明车联网北斗服务平台等一批高端信息服务业项目快速发展……
电商领域,吉林省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等知名电商合作,电商村级服务站全覆盖;物流领域,“长满欧”班列运量大幅增长;健康养老方面,居家养老快速发展,“大健康”产业循序推进……
多重突破,新业态谋求高质量发展
创新的活力,让传统企业萌发新枝,助新兴产业加速起航。当下的吉林省,正在努力摆脱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一柱擎天”的短板,加大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投入,医药、生物化工、新材料、光电子等新兴产业层出不穷,新的增长点不断喷涌而出。
作为我国动车组和地铁车的“摇篮”,近日,中车长客凭借对磁浮技术的深度掌控,中标我国首条磁浮旅游专线。迄今为止,中车长客是我国轨道装备制造业唯一拥有高速磁浮车辆实际运营经验的企业。
眼下,吉林敖东世航药业中药饮片智能工厂项目建设激战正酣。该项目是吉林敖东药业集团智能制造2025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1.5亿元,完工后可实现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计划完美融合,实现生产管理数据自动归集、智能分析、生产模型自动优化,年处理中药材可达4000吨。
吉客现代机器人年产2000台套(件)工业机器人项目已于近日在兴隆综保区投产。该公司将生产冲压搬运机器人、视觉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等25种高端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中的焊接、点焊、弧焊、涂胶、冲压搬运等工作。
“这些吸塑餐盒需要经过混料、造粒、板材、吸塑、冲床、质检等一系列流程,包装好运送到客户手里,每台机器每天能够生产出3万多个吸塑餐盒。”据吉林省亿阳升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研发的耐高温餐盒已经进入实验阶段,效果很好,下一步将加紧建设第二条生产线,逐步打开欧盟市场。
前不久,汪清县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二期顺利并网发电。在项目现场放眼望去,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宛若一片蓝色的海洋。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年均上网发电量为3600万度,年销售收入2700万元。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吉林省新产业新动能成长澎湃非常。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同时,全省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52.0%,动车组产量增长57.1%,电子元件产量增长56.1%。另外,全省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7.3%,平均每天生成企业约230家。
疾风知劲草,转型见真章。身处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期的吉林,正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低端迈向高端,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新路,下绣花功夫,做精准文章,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