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民族英雄、爱国大臣吴大澂在珲春纪事
吉林日报  2018-08-23 13:22:43

  原题:功业在东陲——清代民族英雄、爱国大臣吴大澂在珲春纪事

  清代民族英雄、爱国大臣吴大澂在珲春纪事

吴大澂与沙俄官员谈判(蜡像)

  清代民族英雄、爱国大臣吴大澂在珲春纪事

吴大澂着官服像

  清代民族英雄、爱国大臣吴大澂在珲春纪事

吴大澂日常画像

  清代民族英雄、爱国大臣吴大澂在珲春纪事

曾坐落于龙湖亭的龙虎石刻

  清代民族英雄、爱国大臣吴大澂在珲春纪事

        于光绪十二年(1886)立下的“土字牌”

  清代民族英雄、爱国大臣吴大澂在珲春纪事

       珲春市为民族英雄吴大澂立下雕像供后人瞻仰

  吉林日报8月23日讯(记者 毕玮琳 王法权 田婕):珲春,被称为“一眼望三国,犬吠闻三疆”之地,吸引了无数游人,站在防川龙虎阁观景台上,朝、俄异域风光尽收眼底。然而,若不是一位清代民族英雄、爱国大臣的据理力争,恐怕我们现在只能无奈地远眺他国,根本无法听到异域的鸡鸣犬吠之声……

  此人就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家、收藏家,杰出的边塞诗人、东北开发的先驱者吴大澂。

  吴大澂一生忠、勤、贤、勇,爱国忠君、勤政自勉、革故鼎新、心系百姓,又博著善考、工书能画,堪一代封疆大吏、爱国贤臣之典范。他曾经在郑州治黄、武陟减租、陕襄抚赈等体恤民情中有所作为,在吉林废除封禁、招垦实边、兴军固防中卓有建树。尤其是在珲春与沙俄进行边界谈判时,以“一寸土地尽寸心”“应争者必争、应办者必办”的爱国情怀,不辱使命,取得了重立“土字牌”、收回黑顶子地方(今珲春市敬信镇)、争得图们江口出海权三大功绩,捍卫了国家权益和民族尊严,为他的人生和清朝历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后世评价他:“公忠勤称天下,其功业在东陲尤著”。在东北边陲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吉林省珲春市,他至今仍深受人民爱戴。为了纪念吴大澂,当地还立有他的雕像,供后人瞻仰。

  日前,记者采访了珲春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李水涛,李水涛在讲述吴大澂的珲春历史往事时告诉记者,这位与慈禧同年出生的吴大澂不但才华横溢、知识渊博,在学术上颇有建树,而且时刻关心国家生死存亡,17岁就“愤然有经世之志”,年已花甲的吴大澂愿以廉奉所入藏品充抵千万两《马关条约》赔款,足以见其尽忠报国、毁家纾难的大爱情怀。

  督办防务 五次赴珲

  吴大澂,初名大淳,后避清穆宗同治帝载淳讳,改名大澂,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清道光十五年(1835)五月十一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双林巷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任散馆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钦差督办吉林防务、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都察院左副都御使、钦差会办北洋事宜大臣、广东巡抚、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因治河有功赐头品顶戴加兵部尚书衔)、湖南巡抚、帮办东征军务、上海龙门书院山长等职。

  自道光二十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不断入侵,并通过不平等条约瓜分中国。在东北,沙俄先后于咸丰八年(1858)以《瑷珲条约》、咸丰十年(1860)以《中俄北京条约》夺取东北疆域,使中国丧失了沿日本海的所有领土,原珲春辖境内的全部东南沿海地区尽属俄境。其后20余年间,沙俄越界伤人、偷移界牌,珲春边境事端不断。也正是因为这段屈辱的历史,使珲春成为现在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

  为抵御沙俄侵略,光绪六年(1880)5月,清政府派吴大澂协同吉林将军铭安办理防务。已是河南河北道的吴大澂轻车简从,行船驾马,开始了他这段辉煌壮烈的军旅政治生涯。从光绪六年(1880)至光绪十二年(1886),吴大澂两度受命钦派吉林、五次前往珲春巡察。

  光绪六年(1880)十二月初二,吴大澂由宁古塔第一次来珲春,查阅副将郭云长所练卫字军马队一营、步队二营。在途经凉水泉子(今图们市凉水镇,原珲春副都统辖境)时,他看到珲春由于长期封禁导致人烟稀少、经济凋敝、交通闭塞的景象,心中十分感慨:“我初度地凉水泉,六十里中无人烟。膏腴一片空捐弃,临江四顾心茫然。”为此,他命人建屋数间,设“劝农所”,招民垦殖,并亲自手书匾额,以示对劝农垦田的重视。

  光绪七年(1881)十二月下旬,吴大澂第二次到珲春,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和副将郭梯阶等巡视中俄边境,踏勘选定修筑东西炮台的基址。

  光绪八年(1882)十一月十四日,吴大澂第三次来到珲春,因俄人侵占中国黑顶子地方(今珲春市敬信镇),吴大澂与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副将郭梯阶、简斋等一同至俄官廓米萨尔处,申明黑顶子地方实系俄人侵占中国珲春之地,要求归还中国。俄官饰词狡辩,吴大澂据理力争,终与廓米萨尔约定次年二月初旬,俄国之三月初一为限,由两国各派人员会同履勘。

  光绪九年(1883)九月初三,吴大澂第四次由宁古塔前赴珲春,校阅靖边中路及卫字各军。

  光绪十二年(1886)三月初二,吴大澂第五次抵达珲春,奉命与俄方代表会商勘界。历时5个月的艰难会勘结束后,吴大澂由珲春经岩杵河出发到摩阔崴(今俄波谢特湾),乘清军舰回京复命。

  勘界谈判 不辱使命

  “帝重申圻根本图,临轩特与使臣符。西邻疆域侵陵计,东土屏藩久远谟。占地无多互樛葛,立碑有记莫枝梧。从来忠信行蛮貊,凭仗皇威镇海隅。”吴大澂的这首诗,既表达了自己忠于国家、负命勘界的忠诚,也记录了沙俄对我国领土不断蚕食、我国军民不断斗争的往事。

  光绪十二年(1886)三月初二,吴大澂奉命来到珲春,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与沙俄滨海省省长兼驻军司令巴拉诺夫,交涉边界事宜。在谈判中,他们不辱使命,以史为证,与盛气凌人的沙俄代表巴拉诺夫、勘界委员舒利金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历经近5个月的艰难谈判,吴大澂与俄使巴拉诺夫终于在10月12日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六段道路记》。除补立“啦、萨、玛”,增设“喇、萨”,更正“倭、那”诸界牌,以及新旧11个界牌均改为石制、界牌间添设26个“记号”(小界牌)外,规定内容体现了吴大澂此番代表国家、不辱使命的三大功绩:

  其一,重立“土字牌”。地点在“沙草峰南越岭而下至正冈尽处”江岸地方,沿图们江至海口30华里(15俄里)、陆路直量27华里(13.5俄里)处。“比较旧图,展拓十八里,径直里数不过十四里”。6月21日,吴大澂亲赴沙草峰南麓埋设现场监立“土字牌”。

  其二,收回黑顶子。黑顶子又名乌尔浑山,为珲春南部中心之地,已被沙俄侵占7年,若不收回,“则图们江100余里不复为珲春所有”(吴大澂语)。“中国界内黑顶子地方,旧有俄国卡伦民房,议明于1886年6月即光绪十二年迁回俄境。”随之,吴大澂立调一营靖边军前往驻扎、屯垦,以防沙俄再来。

  其三,争得出海权。吴大澂“费尽唇舌,竭数月之力”,最终获得中国船只可自由出入图们江口的保障。10月2日,作为界约附件的《俄国关于中国船只出入图们江口事的照会》称:“由‘土字牌’至图们江口30里与朝鲜连界之江面海口,中国有船只出入,应与俄国商议,不得拦阻。”

  吴大澂的这段事迹,《清史稿》有明确记载。“光绪十一年,诏赴吉林,会同副都统伊克唐阿与俄使勘侵界,即所侵珲春黑顶子地也。遂援咸丰十一年旧界图立碑五座,建铜柱,自篆铭曰:‘疆域有封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于是侵界复归中国,而船之出入图们江者亦卒以通航无阻。”所称“铜柱”,为一高4.15米、宽1.03米的边界标志,立于珲春通往岩杵河必经的长岭子山口,1900年毁于沙俄入侵之时。

  当时若仅从土地面积上看,吴大澂为国家争得的总共不过百十平方公里,似乎并不起眼。然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的每一次谈判,无不以割地赔款告终,从谈判桌上拿回土地、争得权利这还是第一回,直到清朝灭亡都是唯一的一次。清末进步学者、外交家钱恂在著《中俄界约勘注》中说:“溯自咸丰八年至光绪十年,凡中俄立约勘界,无不削地,惟此一次为展界。”

  在与沙俄谈判期间,吴大澂在珲春钦差行台曾多次反复书写“龙”“虎”两个大字,此二字取自“龙盘虎踞”之意,谓保卫疆土之决心,爱国激情力透纸背,作为他这一时期功绩的见证,其手书“龙虎石刻”至今还屹立在那块失而复得的土地上(现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敬立于珲春防川龙虎阁一楼西门厅)。他每天写日记,抒发必争必死必胜的坚定决心,留下了《皇华纪程》这部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激情的珍贵史料。

  奏请解禁 招垦实边

  清代吉林东部包括珲春、宁古塔、三姓等地区,是清朝祖先的发祥地。满清入关后,视这一带为“龙兴之地”而长期禁垦、限居,以致沃野荒无人烟,且有疆无界、有边无防,为沙俄入侵洞开方便之门。吴大澂来到吉林后,面对这片黑土地长期荒芜得不到开垦,边境地区人烟稀少、经济不发达现象,十分痛惜,深感自己应造福一方。于是,他冒着侵犯清王朝200多年来“边外皇祖龙兴之地不得开垦”的祖制之风险,上书光绪帝请求大开边禁,招民实边,从关内移民到珲春等地开荒耕种。

  清王朝对关外的“封禁”,是康熙帝钦定的,历代遵行,不可更改,谁有疑议便会招致不可饶恕之罪。没有舍身成仁、为国为民请命的大无畏精神,是断不会有此举的,吴大澂可谓是有清以来200多年间第一人。由于他一再上书,情辞恳切,陈说利害,终于感动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准许了他的奏请,命他招移民到吉林东陲耕种土地。

  光绪七年(1881),吴大澂委派能吏李金镛任珲春招垦总局总办(东北第一个招垦局负责人),在五道沟、延吉南岗、黑顶子等地设立招垦分局,负责珲春解禁后招垦实边及边界交涉事宜。接着派员去山东招收移民垦边,允许私自越图们江到珲春境内开荒种地的朝鲜农民入籍落户。新落户的移民开荒种地,每棚(10户)给车3辆;每2户分1头牛,牛按半价给垦民,牛价款3年还清;所开垦土地,3年内免交税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移民们开发珲春的热情。珲春地区人口明显增多,土地得到开发利用,出现了“朝出耦耕荷锄便”“鸡犬农家相毗连”的新气象,为增强珲春边防提供了人力和物力资源。原珲春副都统管辖的延吉、和龙、春化、敬信等地和原宁古塔副都统管辖的宁安、东宁、穆棱、密山等,均是因招垦设局而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边疆重镇。

  吴大澂冒着生命危险破除“封禁”,招募关内贫民“移民垦荒”,堪称晚清时期一代名臣,开创了近代东北开发的先河。他不会想到,其所倡导的移民垦荒,竟然引动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潮。此后不久,山东、河北、山西、河南、苏北等地的贫苦农民纷纷“闯关东、求活路”。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人口增长到3000多万,千万顷黑土地得到开垦,东北成为中国一大粮仓。同时,文化教育、商业贸易、手工业、轻工业都得到长足发展,东北地区得到了有史以来的大开发。

  提升级别 兴军固防

  吴大澂来到吉林督办防务后,为进一步加强与沙俄边界当局交涉,他奏请朝廷,提高珲春边境地方官员职衔,改革原来体制。光绪七年(1881),清廷裁珲春协领,在珲春设立副都统(二品武职),由依克唐阿首任,直隶吉林将军管辖。珲春副都统自光绪七年(1881)设立至宣统元年(1909)裁撤,共存在28年,管辖除敦化以外的今延边大部分地区。

  清廷针对沙俄对吉林东部边疆的侵略,采取防御措施。为加强边防,吴大澂会同吉林将军铭安,奏请朝廷改制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编练新式防军。从各地招募青壮年,编成巩、卫、绥、安4个防军,计5000人,分别驻守宁古塔、三姓、珲春、吉林等地。次年防军增至9000人,后统称靖边军,经过严格训练,边防部队的战斗力得到增强。

  光绪七年(1881),吴大澂奏请朝廷创办了吉林机器局,这是东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兵工业,成为洋务运动中较有成效的军工厂局之一。创办中克服了调员、建厂、选匠、购器及转运等困难,生产出了以枪弹、炮弹和火药为主的军需物资,满足了吉黑两省的防务需要。吉林机器局还自行研制新式枪炮、试造轮船,并在全国最先采用机器制造银元,为抵御外币、维护经济安全发挥了作用。吴大澂重视改善边防军的武器装备,仅为珲春就曾奏请清廷从德国克虏伯炮厂买来6尊远程十五生大炮,在珲春城南9华里修筑东西两座炮台。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抗击沙俄从长岭子入侵时,珲春东西炮台克虏伯大炮打死敌人200余人。

  为防止沙俄由海上经图们江入侵,光绪十七年(1891),清廷在珲春组建图们江水师营。光绪十九年(1893),图们江水师营初具规模,拥有三板船一只,驾噶尔萨炮两门;四板船两只,各载噶尔萨炮一门。管带郭长胜,官兵48人,营房设在高力城(今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斐优城),船只停泊于城后的西步江,春、夏、秋巡航于图们江上下游,配合靖边军作战。

  由于吴大澂在督办吉林防务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巩固边防重要举措,使得沙俄政府不敢小视吉林,“俄人始稍稍敛迹矣”。

  作为清末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大臣吴大澂在历史上的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使珲春这个僻塞边陲之地呈现出了一派祥和安定的景象。“半坡日落马蹄轻,树杪云归雪乍晴。猎户追狍迷草路,牧童引犊卧松棚。岸凌水阔知晴暖,野山风多入夜明。地僻屯稀投宿早,得闲行处且闲行。”吴大澂的这首《闲行》诗充分体现了废除封禁、兴边固防、开边通海、抵御强敌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富足和安逸,他的功绩遗泽子孙后代,他的名字也被永远刻在这片土地上。

  参考资料:《吴大澂史料研究》《皇华纪程》《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珲春史鉴》

  专家简介:李水涛,男,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珲春市政协常委、文史学习委主任;珲春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珲春古城系列丛书》《珲春传说故事》,现正组织编撰《珲春历史名人》;协助珲春市政府规划设计防川龙虎阁历史馆,宣传塑造民族英雄吴大澂历史功绩。

  图片来源:珲春市政协文史委

编辑:田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