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吉林日报  2018-07-27 09:45:43

  原题:第五届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第二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开赛 弘扬“工匠精神” 建设“技能汽开”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第五届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第二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开幕式现场。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31家企业的选手静待开赛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参赛选手斗志昂扬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数控铣工竞赛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数控电工选手正在认真比赛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电工竞赛现场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钳工比赛现场,选手铆足了劲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大众分会场比赛现场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数控车工竞赛人员

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钳工学生作品展

  吉林日报7月27日讯( 车闻 陈鑫源撰稿  姜玮 庄严摄影):“工匠精神”就是要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就是要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就是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贯穿于现代文明的工业化信息时代,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并彰显着价值的永恒。

  在长春汽开区,一批新时期“知识技能型”工人,可谓家喻户晓。近年来,全区上下通过舆论引导、政策引领、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协同,逐步形成适合“汽开工匠”生长的土壤,并通过持续累进,形成全社会都重视的良好环境,用“工匠精神”涵养出汽开气质。

  连续举办五届的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汽开区全面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悄然发生变化,拥有较高技能的工人越来越多。

  7月26日上午,第五届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第二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正式在长春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鉴定基地拉开帷幕。

  开幕式上,汽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郝肖锋表示:“汽车产业是吉林省、长春市支柱产业,汽开区是汽车产业的核心区,是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最前沿。长春市、汽开区坚持每年举办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落实国家制造业振兴计划以及长春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汽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张世杰介绍:“今年的‘两赛’是在长春上下加快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人才新政’开局之年举办的盛大赛事,必将为汽车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放眼汽开,培养工匠、塑造工匠的浓厚氛围再次升腾。

  “两赛”同开 创新载体育匠人

  产业发展,人才优先。当前,制造业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创新驱动、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绘制了广阔蓝图。

  在长春市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己连续开展五届,以重视“蓝领精英”培育激励,使大批高水准技术工人展现自我、担纲企业大梁为主体目标,以引领壮大企业发展,合力推进吉林振兴为战略部署。通过设立比赛竟技项目及参赛选手的相互切磋,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努力学习技能、刻苦钻研技术、走技能成才之路,提高新时代汽车制造、装备、服务等技能人才水平。

  过去四年,通过举办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已经累计选树和培养汽车行业领军人才3116人,推选省市突出贡献专家13人,推动重大技术革新76项。

  弘扬“工匠精神”,建设“技能汽开”。

  很难用数字来衡量,技能竞赛为汽开区企业带来了多少收益、创造了多大价值。

  最直观的表现是技能竞赛规模越办越大,参赛选手一届比一届多,技术水平一届比一届高,参与企业一届比一届踊跃。

  据了解,本届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第二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由长春市委组织部、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举办,将持续到8月15日。

  比赛期间共涉及2类6场竟赛。7月22日,在一汽大众二厂已经召开了4轮汽车装调工竞赛,2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7月26日,在长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鉴定基地进行工具钳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维修电工四个工种的竞赛。7月29日,还将举行汽车钣金工种的竞赛。7月30日,将举行中式烹调师和西式面点师比赛。

  开幕式现场,来自一汽-大众等31家单位的200名参赛选手相互切磋,激烈角逐,最终确定谁才是技能能手。

  本次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由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组成竞赛命题小组,依据相关业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二级要求组织命题。竞赛方式以实际操作为主,竞赛题目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注重提高产业工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竞赛项目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实际,选择符合职业技能鉴定条件的社会通用工种进行竞赛,包括工具钳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维修电工、钣金返修、汽车装调工、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服务顾问等。

  同时举办的第二届汽车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在上届赛事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技术创新需求,通过“挑战”“比拼”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高强度钢材焊接、合金部件工艺优化等8项企业技术难题,在挑战赛平台找到解决方案,这一举措必将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为汽车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技能竞赛和技术需求挑战赛,是技能人才比试技艺的擂台,汽车企业展示风采的舞台,政府社会服务企业推动发展的平台,树立了响亮的品牌。通过这个有效平台,政府、企业、社会协同用力,为加快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两赛”的全体选手和广大职工也将充分发扬勇攀高峰的精神,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断扎实、精进、打磨汽车产品、提升工作效率,为加快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规模超前 大“比武”场景壮阔

  在往届竞赛基础上,今年的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办赛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竞赛设置2类4场10个职业项目(即市级、区级2类,1个主赛场、3个分赛场),基本覆盖了汽车产业全链条全领域主要制造工艺和后市场应用。

  直击赛场,虽天空下着大雨,但依然阻挡不了众人观摩选手比赛的热情。四大赛场同时进行,竞赛现场呈现出一派热闹、有序、紧张、繁忙的景像。

  工具钳工赛场——选手通过工操作钳工工具、钻床等设备,进行刃具、量具、模具、夹具、索具、辅具等的零件加工和修整,组合装配,调试与修理。

  工具钳工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本次钳工共有74人报名,30人参加決赛,决赛分30组,选手们按照考试题目,历时4个小时,现场实际操作对零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竞赛内容为理论考试及现场实际操作,实际操作由零件加工完成情况和现场安全操作情况两部分组成。

  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和遵守操作规程情况由现场裁判评定:零件加工结果由第三方检测,根据工件评分标准给出成绩。

  数控车工赛场——车工通过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操作数控车床进行零件车削加工的比赛。对比钳工赛事的手动化,这项赛事则是机械化比赛,职业等级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本次数控车工比赛决赛分8组,现场采取技术文件公布样题,选手们历时4个小时,按照考试题目包括Mastercam2017、CAXA数控车2016、CIMC0Edie8.0,采用现场手工编程或软件编程方式,对零件进行加工。

  数控铣工赛场——从事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操作数控铣床进行零件铣削加工的人员,本职业共分四个等级,即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本次数控铣工共有16人参加决赛。同数控车工一样,铣工的比赛同样是机械化赛事,选手们需利用赛事组提供的软件,历时4个小时,通过程序编辑,实际操作,完成零件制作。

  维修电工赛场——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维修电工需要掌握维修电工常识和基本技能,室内线路的安装,接地装置的安装与维修,常见变压器的检修与维护,各种常用电机的拆装与维修,常用低压电器及配电装置的安装与维修,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

  本次电工共有46人参加决赛,参赛选手在3个小时内,根据电气控制与自动化系统设备的电气控制要求,用PLC、继电接触器及相关电气设备进行控制电路的设计,并进行整体安装调试以满足控制要求。开展绘制电气原理图、在控制屏上安装电路、编写PLC控制程序及调试竟赛设备和控制程序等。

  人才强区 拾匠心塑匠人魂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报告中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须具备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自我的优良品质。

  “工匠精神”是制造业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汽开区是汽车制造业的聚集地、大本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是长春汽开区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

  为弘扬“工匠精神”,建设技能人才高地,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今年的参赛队伍基本囊括了汽车产业及上下游产业最优秀的企业和素质最高的技术工人,竞赛理念更加鲜明,围绕贯彻落实长春人才新政、推进人才体制改革,提出了政府企业、社会协同用力、统筹实施的人才发展模式;围线升级、质量为本,提出了“弘扬‘工匠精神’、建设技能汽开”的竞赛口号。以此为新起点,“两赛”将成为助推长春汽车产业、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更加有效的平合。

  特别是针对高技能人才,在长春市委组织部、长春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搭建起来的技能竞赛平台,将把挑战赛优胜者优先推荐纳入长春市千名科技专家人才库和长春市千名高技能领军人才库,把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优先推荐聘为长春市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目前,此项赛事已经成为汽开区乃至长春市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的精品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年“两赛”也更加突出助力长春制造业振兴和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两大目标。所有的参赛选手均由企业内部层层选拔而出,代表了企业的技术水平。

  来自一汽铸造公司产品技术部的数控车工选手赵长城说:“我在一汽工作已经20余年了,目前是数控技师等级。以往我参加过一汽内部比赛和中国汽车行业技能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非常荣幸通过企业内部比赛获得参加技能竞赛的资格,虽然是第一次参加,但我感觉这比赛很棒,对我们技能提升会有很大帮助。”

  举办技能竞赛,培养“汽车工匠”。在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工作10年,曾获得长春市汽车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属于高级技师的时敬龙与赵长城一样也深有所感:“汽车行业的产品要精度高,质量才能好。这次竞赛就是以赛促学、以赛带练,以竞赛的形式充分发挥‘工匠精神’,通过比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技能水平,希望大家平时工作也像竞赛一样认真仔细,做出高质量产品。”

  多年来,汽开区始终把人才服务放在首要位置,把它作为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就业工作的根本导向、服务企业的第一要素,以建设汽车产业人才高地为目标,不断创新人才服务方式方法,着力打造适应时代需要、满足产业需求的汽车产业人才队伍。

  汽开区以技能大赛培养“汽车工匠”,也指定了“两赛”丰厚的奖励制度。

  据汽开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第五届长春市暨汽开区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体安排,竞赛奖项分为个人奖项和团体奖项。

  对每个工种获得第一名的选手,除了发放奖金外,还将按相关规定推荐申报“长春市高技能领军人才”荣誉称号;对每个工种获奖选手和参选手,符合条件的都将颁发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每个工种成绩前十名的选手,将授予“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能人才”称号。对每个工种前十名的35周岁以下选手,同时授予“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对每个工种前十名的女选手,同时授予“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巾建功标兵”称号。对成绩优异的选手,择优推荐申报“全国技术能手”“长春工匠”等荣誉称号,并作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匠”评选的重要依据。

  在团体奖项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参赛企业,将择优推荐申报为“长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长春市师徒工作间”“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谐劳动关系AAA企业”等称号。

  同时,为培养工匠、塑造工匠,第二届企业技术需求挑战赛也有相应的奖金和待遇。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

  专注,执著,坚忍,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正切中长春汽开区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区的肯綮。

  其实,汽开并不缺传统“工匠精神”。单看那些造型标准、精雕细琢的零部件,就可以读出汽开人的别具匠心。然而,如何将这种精神普遍植入汽开制造的土壤里,成为无数企业自发的追求?

  汽开区把“工匠精神”作为工业进阶、产业升级征途上的精神指引和关键支撑。近年来,始终把贯彻落实长春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人才高地”部署安排贯穿到全区的各项工作中,坚持从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入手,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统领,以提高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出发点,以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发展为落脚点,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措施,持续加强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解决了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匮乏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在高技能人才、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以及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人才上打开缺口,满足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需要。

  从培育“工匠精神”到人人争做“汽开工匠”,坚守、传承、发扬、创新的“工匠精神”在汽开蔚然成风。

  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正推动汽开制造转型升级,打响长春制造品牌。

编辑:田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