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开发
2018-02-13 10:48:05  |  来源:长春晚报  |  编辑:杜伟

踏查伊通河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历史)】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开发

昔日伊通河水面宽广。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历史)】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开发

今日伊通河。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历史)】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开发

伊通河夜景。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历史)】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开发

昔日黄龙府的农安古塔今貌。

  长春晚报2016年6月20日讯(施立学 记者 赵娟):对于伊通河的历史,今天的长春人了解的多是长春建城以后的风貌。而在更久远的历史中,伊通河流域的长春地区,居住着怎样的人群,他们创造了什么样的历史,与中原民族又发生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期《老长春》邀请吉林省民俗学家施立学为您讲述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大的开发进程。

  第一次开发

  古代长春地区考查君王看农业收成

  在对伊通河两岸古遗址的踏查走访中,记者发现,这些遗址中较早的文化多属秦汉战国时期,当时以游牧为主的这一区域,已经有了农业。据吉林省民俗学家施立学的研究,伊通河流域是东北境内农业开发较早的一个区域,从秦汉时起,这里就生活着夫余族、契丹族、女真族、满族等华夏族群,他们和历史上不同时期从河北、山东等地迁来的农民一起,创造了这一区域灿烂的古代文明。

  战国时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古夫余族还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不建城郭宫室。一直到战国后期,夫余族移居到今天的长春、农安、榆树和扶余一带,开始农耕。农耕离不开水源,因此围绕伊通河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就始于那一时期。生活在古代长春地区的夫余族,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境内“宜五谷,出名马”。据《三国志》的记载,当时,生活在伊通河流域的夫余族以农业收成的好坏,来作为考查君王的标准之一,如果水旱不调,五谷不熟,则归咎于君王,这时会有人建议换掉君王,甚至有人建议要杀掉君王,可见当时对农业的重视。

  第二次开发

  辽代皇帝俘虏后晋亡国之君到古长春地区

  长春周边遍布辽金时代的古城址和村落遗址,今天长春城区小城子等有辽金遗址20多处,农安县东卜尔墩等有70余处。综合各方面史料可见,辽金时期是伊通河流域在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开发,当时铁木农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精通农耕的汉人在这里得到重用,古代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辽代契丹族原为“逐猎往来,居无常处”的游牧民族。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来渤海国,占尽西地,势力范围由东北的西部扩大到中部,它的农业已由草原延伸到广袤的黑土带。阿保机非常注重利用汉人,这一政策是辽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辽俘掠大批汉族从事农垦,最为典型的是后晋亡国之君晋出帝及其眷属。辽太宗于公元946年12月攻陷晋都开封,晋出帝石贵重奉表投降。第二年正月,辽太宗将石贵重及其随从200多人发往黄龙府(今长春市农安县),一年后,石贵重又到辽宁朝阳地区,请求赐地耕牧。除利用汉人进行耕作外,辽代的宾城(位于今农安靠山乡一带即入松花江口)、祥川(今农安万金塔乡一带)等,都是由俘掠到此地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在金王朝统治的100多年里,伊通河长春段农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耕作工具方面,铁制农业无论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第三次开发

  成为清廷修筑柳条边的诱因

  清顺治年间,伊通河流域农业进入古代农业与近代农业交替时期。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盛京(今沈阳)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据《盛京通志》记载,当时的官员考核,均以拓民开垦有关,拓民数量越多,官员就会获得越高的嘉奖。

  由于清政府在东北实行招民开垦政策,在关内大量兼并土地,大批农民失去生机,再加上关内连年遭受水、旱、火、雹等自然灾害,致使山东、山西、直隶等地的大批民人涌入东北觅食。到康熙初年,东北的恢复工作已见成效。从顺治末期到康熙中期的22年间,伊通河流域的人丁增加了5倍多,田亩数量也增加了5倍左右。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清政府见汉人移住东北的渐渐增多,产生了惧怕心理。一怕破坏祖宗“发祥”之根本重地;二怕破坏伪满洲国固有风格,三怕影响族人生计。因此废止了“辽东拓民开垦例”,对东北实行了全面的封禁政策,长达200年之久。“条例”废止后,关内向东北移民的数目,虽一时大减,但是每年向东北的移民,并没有因此而中断,特别是一遇天灾人祸,移民大增。于是,清政府在山海关置官稽查,防限关内汉人进入东北三省,结果收效不大。关内汉人可自海道登辽东。因此,清代自康熙年间,开始在东北修筑柳条边,防止关内汉人进入东北。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郭尔罗斯前旗蒙古王公为增加自己收入,将长春、农安一带的游牧地,私招汉人垦种收租。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清廷在汉人聚居区设长春厅,置理事通判,管理流入蒙地的汉人,准许“流民”开荒垦种的范围。长春厅当时管辖的区域,相当于今长春中心区,绿园区、农安县、德惠市加上九台区的西半部,划为4大乡,为怀惠乡、沐德乡、抚安乡、恒裕乡。一般认为,长春城最早的起源就是长春厅的设置。

凝结着城市历史与文化 伊通河老桥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历史)】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开发

老长春伊通河上的南关大桥。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历史)】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开发

明信片上的伊通河老桥。

  (长春晚报记者 赵娟):今天的长春市,只有伊通河从南到北缓缓流经市区,伊通河上十几座现代化的桥梁已成为其重要的景观。对于老长春人来说,那些桥梁承载着他们儿时的记忆,那些从他们出生就已经存在的桥梁,凝结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凝结着老长春人的情感。

  长春大桥 曾是老城南门外的必经通道

  长春大桥,位于吉林大路和伊通河交会处。关于它建造的准确年份,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可以确定的是,它应当建于清代,是一座木结构桥梁,因位于长春旧城的南门外东侧,当时的南门叫全安门,因此它的名字又叫全安桥,百姓习惯上称它为南关大桥。当时,在南门外的西侧,是长春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朝阳寺,民间俗称其为关帝庙。当时,这座桥是南门外出城的必经之路。到上世纪20年代时,大桥由于年久失修,只能通行行人和空载车辆,载重马车已经无法通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领长春。由于南关大桥是长春通往吉林的要道,为两地调兵需要,日本关东军在年底就开始筹建新桥,新桥桥体采用混凝土浇筑,于1932年年初基本完工。解放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长春市建设局土木工程队对大桥进行了扩建,在桥的南北两侧各加宽了一条慢车道和人行道,工程在1951年11月竣工,并正式更名为长春大桥。随着岁月更迭,大桥也已显出老化的迹象,无法满足通行需求,于是,2004年,长春大桥爆破拆除,同年,新的长春大桥开工建设并于当年9月竣工通车。

  东大桥 连接吉长铁路和长春老城的枢纽

  东大桥也是长春市跨越伊通河重要的桥梁之一,在老长春人当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位于长通路、二马路、东天街3条主干道与河东岸四通路相连接的会合点。东大桥名称起自光绪年间,但关于它最早的建筑年份,如今也无从考证,据《长春县志》记载,“东大桥建筑在旧城大东门外伊通河上,长二十一丈,宽一丈五。”而据史实推测,东大桥和南关大桥(现长春大桥)这两座原木桥的始建年代,很可能在长春厅升为长春府之后,因为此后的民国年间并没有建造桥梁的相关记载。

  1911年,伊通河水成灾,当时东大桥里的龙王庙一片汪洋,水深近1.5米多,大桥被冲毁。而这一年,吉长铁路长春站建成,为了能将伊通河东岸的吉长铁路城区和长春老城相连接,长春市内集资重建木桥。大桥建成后,货物运输过桥要交“过桥钱”。当时长春市区最大的一家面粉厂是裕昌源,裕昌源需要通过东大桥运输大量的小麦、面粉,因过桥缴费太多,就在既设木桥一侧又建一座木桥作为该厂专用桥,于是原东大桥旧址形成“双桥”。1932年,双桥被拆除,建成了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梁,其后又经过多次修缮。如今的东大桥是1982年扩建完成的。

  东北沦陷时建起的至圣桥和东荣桥

  自由大桥位于长春市区东南部的自由大路,是跨越伊通河的主要桥梁。昔日这里曾经辟有渡口,伪满时期,市内建筑所用的石材多由净月区一带采石场运来长春,当时曾建有一座跨河简易木桥,上铺设轻便铁道,便于通行小火车运输石材,这座桥叫至圣桥。

  国民党统治时期拆除轨道,仅剩南北倾斜尚可行人的桥体。长春解放后,它随着自由大路的改名也改为自由大桥。1951年经长春市土木工程队进行桥基加固维持通行,1952年再度补修。上世纪60年代桥体自然解体被废除。现在的自由大桥是1987年复建的钢筋混凝土桥梁。

  东荣大桥位于长春市东北隅,在城区与市郊交通主干道东荣大路西端,原桥始建于沦陷时期,原名东荣桥,是一座19孔的木结构桥,全长115米,宽8米。国民党统治时期该桥桥木腐朽、基桩倾斜、桥面破损。长春解放后进行维修,197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桥梁。其后,有关部门多次对桥进行维修。东荣大桥在1962年施工时,建设者将原桥设有的19排桥脚改为18排桥脚,因此桥全长缩短为108米。

曾被称为“阴阳桥”的木桥 日本桥

  (长春晚报记者 赵娟):长春的近代化历程是伴随着殖民化开始的,上世纪初,俄国、日本分别在长春建立了附属地。而位于今胜利大街和上海路交会处偏北方向的日本桥,就是曾经连接日本“满铁”附属地和长春商埠地的主要通道,也是“满铁”附属地内最重要的桥。

  日本桥始建于1908年,竣工于1909年,桥长11米,桥宽18米,是一座木结构桥梁,当时定名为“东斜街桥”。当时桥南属长春商埠地,桥北属“满铁”附属地,在商埠地内,如果犯了罪,不管是偷盗、抢劫和杀人等罪行,只要是跨过这座桥,便可以逍遥法外。

  据老长春人的描述,当时,在桥北,日本人设置了派出所,派出所的房子用红砖建造,里面的警察全是穿黑衣,戴黑帽子,因此,又被称为“黑帽子小衙门”。当时长春商埠地的中国人,很惧怕这个红色砖墙建成的房子,都远远的躲着走。据传,只要被抓进这里的,轻者打一顿嘴巴和耳光,重者灌凉水、煤油或辣椒水。因此,当时的长春百姓称它为“阴阳界”,暗指中国地为阳界,鄙视“满铁”附属地为阴界。

  这座桥后因桥木腐朽,在1917年被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拱桥,桥台平面为人造水浇石,同时更名“日本桥”。1935年,头道沟的大部分被建成暗渠,当时将原日本桥作为暗渠留于地下,仅将桥面栏杆拆除,如今,我们只能在老照片中看到昔日的这座桥的身影。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历史)】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开发

刚建好的钢筋混凝土的日本桥。(图片由雷磊提供)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历史)】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开发

老明信片上的日本桥。 资料图片

长春城区最老的木桥 吉顺桥

  (长春晚报记者 赵娟):长春市内的桥梁,除了伊通河上所建之外,在老城区的河沟上,也建有不少桥梁。早在清代,就有朱家大屯西桥、太平桥、西双桥、黄瓜沟桥、乾佑门桥、平康里桥、小东门桥;在后来的“满铁”附属地内,在街路的排水明沟上也建有多座桥梁,除日本桥外,还有东二条通桥、东三条通桥、东五条通桥、八岛通桥等各式桥。而昔日的桥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过改造多半已经面目全非或完全消失了。那么,迄今为止,长春市内最老的桥梁是哪座呢,它是否还葆有昔日的风貌?

  据民国年间编纂的《长春县志》记载,清代旧城河沟上建筑的12座木桥,“除了朱家大屯南桥系前清光绪八年建筑外,余不可考”。这里所说的“朱家大屯南桥”就是今天的吉顺桥,这也是迄今可以查阅的长春建造年代最早的桥梁,它位于今天南关区平泉路和吉顺街交叉处,在历史上也曾用名永安南桥。据记载,清代时,这座桥“长4丈5尺,宽1丈5尺”。它1927年归长春市政公所接管,虽历经清代、民国、伪满、国民党占据及解放后,经多次维修、改建,但始终未改其木质结构。解放后几经加固、重铺桥面,但依然是夯土为桩,元木为梁,桥面铺板,保留清代筑桥的模式。如今的吉顺桥,在桥板上铺沥青砼面层,此外,其长宽结构与清代建筑均大体相当。

长春最长、最宽、通行能力最强的桥 北湖大桥

  (长春晚报记者 赵娟):了解了长春城区最老的桥梁,作为长春人,您是否知道,长春目前最长、最宽、通行能力最强的桥梁当属2011年10月建成通车的北湖大桥。它跨越了伊通河、京哈铁路,和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桥宽40米,全长2781.5米,相当于南湖大桥的19倍,桥身蜿蜒起伏,气势十分宏伟,是目前东北第一大互通式立交桥。

  北湖大桥在设计上为方便行人观赏美景,桥梁设计方每隔30米专门设计了观景台,站在观景台扶桥远望,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一览无余,伊通河美丽风光尽收眼底。大桥车道两边还设有3米多宽的人行步道,全部用花岗岩铺设而成,桥两侧栏杆使用了波浪造型,与湿地风景相映成趣。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历史)】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开发

北湖大桥。 资料图片

卡伦“小白楼”背后的侵略罪行

  (陆占山 长春晚报记者 赵娟):众所周知,在长春的伪满皇宫博物院内,有两座曾经藏有无数珍宝的“小白楼”;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九台卡伦,也有一座二层的建筑,人称“小白楼”。据传,这幢建筑是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第100部队所辖,是用来专门传递输送相关731细菌战研究实验极端秘密情报的。据卡伦关工委书记史永宽掌握的素材,这座小白楼,从建筑到使用,都凝结着中国劳工的鲜血和日本关东军的侵略罪恶。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中国东北的大量宝贵资源,为其即将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在伪满洲国刚刚成立后,就推行所谓的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其间,日伪统治者四处大量招骗、抓捕劳工,奴役残害广大的劳工,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极深重的灾难。

  1932年秋天,日本人用火车闷罐拉来了招抓的土木瓦匠和劳工,在卡伦建筑了“地里风”,民称“小白楼”,名为日本邮便卡伦电信株式会社(简称电电),实质就是个日本人的通信中转站。小白楼建筑格局为两层,地面一层为办公室,地下一层为机房和仓库,地下有深水井。楼型平顶拐把式,外墙通体为白色,故称小白楼。解放后曾为卡伦电信局,现已闲置。此建筑现存于卡伦镇内。

  小白楼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5平方米,东西长40米,宽6米;南北长35平方米,宽也是6米。建筑结构为18麻花钢筋骨架,红砖水泥沙子鹅卵石三合灰凝结固造。据说坚固性可抗7级地震,不爆破是拆不了的。此建筑自使用以来,戒备森严,外围设有3层电网,无人敢近前。通信线路电缆,全部埋在地下。电缆走势从长春引至卡伦,从卡伦外延伸德惠、哈尔滨、满洲里。

  建筑小白楼时,日寇操刀,监工持棒,劳工们都是破衣烂衫地上工干活。吃的是麦麸子、谷糠、苞米三合面窝窝头,喝的是白菜豆腐汤,就着咸菜疙瘩,多数时候饭菜少,还吃不饱。他们天天搅拌水泥、沙子、鹅卵石,折钢筋打混凝土,起早贪黑干重体力活,车推肩扛各种建筑物资,有的摔倒了就很难爬起来。烈日下,劳工们曲背弯腰地拉车,头离地不到半米远,汗流浃背。当时在卡伦流传这一句话叫“劳工哭,劳工苦,衣服破了没人补。劳工难,劳工贫,鬼子拿劳工不当人”。正是日本人折磨劳工的真实写照。

  后来的“地里风”有一名日本人站长,3名机组人员,一名厨师,还有一个翻译官。那时,日本人在长春总部有3台通信巡逻车,车顶上有雷达天线,经常沿线往返巡逻检查测试。关于这座建筑内传递日本细菌部队的情报的说法,只有很少人知晓。据老人们讲,当时有一名更夫泄露点机密,被日本人逼得跳井身亡。1945年,日本投降了,人们在建筑院内的井里还捞出了一支三八长枪,一把枪刺和一支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