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省扶贫工作用大数据平台全程实时动态管理
2018-01-29 08:53:08  |  来源:中国吉林网  |  编辑:田东艳

  原题:吉林省精准脱贫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举行——坚持扶贫大格局 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吉林网1月28日讯(吉网 吉刻APP记者 刘晓宇 李志明):1月28日上午,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吉林省精准脱贫攻坚战新闻发布会。吉林省扶贫办副主任杨春霆就扶贫攻坚有关工作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

【吉林头条(大字)】【聚焦吉林(标题)】吉林省扶贫工作用大数据平台全程实时动态管理

  2017年成绩:

  成绩一:

      实现16.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年度减贫计划如期完成,实现16.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吉林省贫困发生率由3.34%下降到1.3%。实现664个贫困村退出,退出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15项指标全部通过验收;脱贫人口平均收入达到5270.02元,比上年增加1327.02元。

  成绩二:

  解决了11.1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两不愁、三保障”条件持续改善。解决了11.1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超出年初计划0.78万人,规划内的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实现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4.8万户,吉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行了医疗签约服务,新农合县级定点医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5%。所有县(市、区)均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建立起对贫困家庭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程资助体系。

  成绩三:

  新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2670公里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新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2670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达100%,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78.5%。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5%,综合电压合格率99.90%,两项主要指标均高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平均水平。吉林省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广播电视和通讯达标率100%。新建1262个行政村文化小广场,实现贫困县行政村小广场全覆盖。稳步推进“两线合一”,全省84%的市县低保标准超过扶贫标准。

  成绩四:

  恢复湿地500平方公里

  区域贫困问题破解取得新进展。西部地区加快实施河湖连通、引嫩入白、节水灌溉等重点水利工程,恢复湿地500平方公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900万亩,地下水位平均上升55厘米,年均降水量比历年增加50.4毫米,大兴安岭南麓吉林片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吉林省93340眼柴油机井完成“柴改电”,每公顷土地可增收1500元以上。东部地区边境扶贫扎实推进,专门出台政策意见,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稳边固边,人口流失现象得到控制,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90人作为生态护林员,人均年增加收入8750元,实现1290户、2596人稳定脱贫。

  成绩五:

  脱贫攻坚合力持续增强

  认真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吉林省上下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强化,合力攻坚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扶真贫真扶贫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贫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2018年展望:

  吉林省扶贫办副主任杨春霆表示,2018年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重点,坚持深度攻坚与区域脱贫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双轮驱动,坚持扶贫大格局,着力强化领导责任,着力强化资金投入,着力强化部门协同,着力强化社会合力,着力强化任务落实,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吉林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注一:

  依托“新时代传习所” 围绕脱贫攻坚做好“五传”

  2018年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工作方向。依托“新时代传习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宣讲十九大精神,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机制。

  关注二:

  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力度

  聚焦脱贫目标补短板。围绕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贫困问题,严格对标对表,聚焦短板问题,持续加大重点攻坚力度。抓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收尾工作,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兜底保障。

  关注三:

  在项目资金、政策措施、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攻坚。紧盯深度贫困地区住房安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突出难题,在项目资金、政策措施、人才支持等方面对贫困地区给予重点倾斜,集中优势力量打好攻坚战。

  关注四:

  力争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

  持续用力抓好产业扶贫。围绕夯实稳定脱贫基础,指导各地精准设计产业项目,力争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个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

  关注五:

  大力推动精准扶贫小额贷款

  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财政安排资金进一步向扶贫倾斜,新增财力优先保障脱贫攻坚,涉农资金整合扩大到所有的贫困县,整合资金全部用于扶贫。大力推动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用好用活扶贫再贷款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严格执行资金安排、拨付使用和监管有关规定,严厉查处侵占扶贫资金行为,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关注六:

  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激发内生动力

  持续汇聚脱贫攻坚合力。认真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持续抓好帮扶包保责任落实。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扶贫协作、定点扶贫,持续推进村企对接,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典型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关注七:

  开展综合考评 考核减贫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扶贫成效

  对各市(州)及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定期开展脱贫攻坚综合考评,主要考核减贫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扶贫成效,强化考核成果运用。对考评结果优秀的,在扶贫专项资金和行业扶贫资金分配上给予奖励和倾斜,在评先评优、表彰奖励时优先推荐,提拔使用时重点考虑;对工作执行不力、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等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问责。

  答记者问:

  记者: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吉林省在推进精准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杨春霆:围绕精准识别,吉林省同步启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一轮精准识别,确保应纳尽纳、应出尽出,严格执行“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一比对”程序,识别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围绕精准退出,严格履行退出程序。在此基础上,加大查验力度,贫困人口退出县级查验全覆盖,贫困村退出市级查验全覆盖。坚决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围绕创新精准监测手段,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信息大数据平台并投入使用,平台手机APP已经上线运行,实现上下互动、即时监测、全程留痕、无缝对接、精准管理。适时采集录入数据,及时更新相关信息,随时通话视频,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个人、每一天、每件事全程实时动态管理,使大数据平台成为吉林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手段,成为阳光监管的平台,成为检验脱贫成效的窗口。

  记者:吉林省在扎实推进包保帮扶工作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杨春霆:吉林省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帮扶包保,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强化基层基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做到帮扶包保全覆盖,吉林省继续开展“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参与帮扶”活动,实行省级领导带头包保,省直单位重点包保,市直单位定向包保,县直单位兜底包保,百万党员支持包保,全省新下派驻村干部10829人,其中贫困村新派驻2978人,非贫困村派驻7851人。创新帮扶方式,坚持重要节日要联系、生病住院要联系、遇重大灾害或特殊困难要联系、遇重大矛盾纠纷要联系“四个联系”和送观念、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送扶持“五个帮送”。确保对贫困村、贫困户包保全面实现“五个一”全覆盖,即:每个贫困村1名联系领导、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队、1名第一书记、1批帮扶责任人。选优配强帮扶力量,省里印发对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情况年中考核、解决在脱贫攻坚包保帮扶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文件,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年初省里对2016年省直部门驻村帮扶工作排名靠后的进行通报批评;年中开展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年末出台考评办法对全年帮扶工作进行考评。各省直部门(单位)舍得把优秀干部派往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共选派了195名第一书记,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占60%以上。出台对贫困村驻村帮扶情况考核方案,对省直部门(单位)驻村帮扶工作进行考核,实行“召回”制度。

  记者:吉林省在落实脱贫攻坚责任方面都有哪些做法?

  杨春霆: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在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5人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充实增加省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三位常委同志担任副组长,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省级领导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吉林省领导干部坚持实行“五个带头”,即带头宣讲动员、带头对接督导、带头帮扶包保、带头研究帮扶措施、带头解决实际问题,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开展。出台《吉林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管理的责任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按照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要点,梳理110项重点工作任务,分部门、分节点列出责任清单和工作清单。出台集中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12项具体举措,11月以来由月调度调整为双周调度,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及时约谈提醒,推动责任落实。

  记者:吉林省在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杨春霆:吉林省坚持开源与提效并重,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加强资金监管,做大扶贫资金“蓄水池”。采取超常规措施积极筹措财政扶贫资金40.7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2.8亿元,增长16.1%;省级财政资金投入7.6亿元,增长16.9%;市县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37亿元。充分调动省直各行业部门力量,共整合交通、水利、电力等行业资金280亿元。扶贫资金整合方面,在去年8个国家级贫困县试点基础上,今年扩大到7个省级贫困县,共整合涉农资金34.2亿元。创新金融融资方式,贫困地区信贷余额1542.6亿元,扶贫贷款余额4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和16.69%;人民银行累计向16家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29.8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贷款额33.44亿元,全年有3个月得到国扶办通报表扬。修改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加强项目管理,对财政涉农资金和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所有使用扶贫资金的市本级及所辖县(市、区)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记者:吉林省在发展扶贫产业、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方面都有哪些做法?

  杨春霆:吉林省立足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通过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民,探索资源优势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吉林特色产业脱贫模式。一是突出发展庭院经济等特色种养业。积极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庭院经济、中药材、蔬菜、杂粮、特色养殖及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二是突出抓好转移就业创业扶贫。扎实推进“春风行动”“雨露计划”,搭建就业创业对接服务平台,全省举办专场招聘会656场,完成贫困县“两后生”免费技工教育培训4929人,新建省级返乡创业基地25个,吉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达6.99万人,同比增加1.6万人。三是推进扶贫模式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带动更多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目前,已有708个贫困村有龙头企业参与帮扶,带动5.7万户贫困户、10.72万人。加快贫困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全省有1410个贫困村建立了合作社,占比94.7%,带动贫困户9.65万户、18.23万人。四是推动扶贫业态创新。坚持把光伏扶贫作为稳脱贫、立长远的破题之策,新增光伏并网装机规模80.9万千瓦,受益贫困户40430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充分发挥电商扶贫的带动作用,建成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7个、村级服务站(点)近800个,新增网店5000个。依托东北丰富的冰雪旅游和红色旅游市场,在吉林省494个村推动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五是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积极推行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参与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等扶贫方式,建立利益链接机制,促进贫困人口资产持续收益。全省有21万贫困人口参与资产收益分红,人年均分红6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