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奋楫笃行 踏上新征程——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启动现场侧记
2022-02-09 10:15:55来源:吉林日报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奋楫笃行 踏上新征程——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启动现场侧记

  春来东风劲,奋进马蹄疾。2月8日正月初八,松花江边,红旗飘扬,人潮涌动。数十辆大型挖掘机、工程车辆整齐排列,数百名佩戴口罩、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斗志昂扬、蓄势待发。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启动现场。

  吉林石化是“新中国的化工长子”,吉林市素有“化工城”之称,在吉林省加快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程上,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迎来新的挑战,2022年1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正式获批,吹响了吉林省建设全国先进化工基地的冲锋号角。

  10时18分,省委书记景俊海将手放在启动器上方,与在北京视频连线的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同时触摸启动器,这标志着总投资339亿元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一时间,汽笛长鸣,七彩礼炮直冲云霄,吉林省化工产业踏上了高质量、绿色发展、集群发展的新起点。

  3年谋划、12轮方案优化论证、5次预可研及可研报告编制修改……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2021年。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在调研中国石油驻吉企业情况期间,与省委省政府领导进行会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被提上日程。同时,结合吉林石化和吉林油田实际,中国石油与吉林省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同步推进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和吉林油田风光发电项目的绿色低碳发展“吉林模式”。

  “依托与吉林省长期建立的深厚政企关系,基于吉林石化自身的坚实产业基础,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形成‘吉林模式’,体现‘石油速度’,必将对国内传统炼化企业推动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形成积极的示范效应,产生现实和长远的重要影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侯启军在启动仪式现场发言时表示。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源行业低碳化发展成为大趋势,“绿色许可”“绿色标签”“绿色壁垒”倒逼加快节能减污降碳进程,产业发展格局与布局、发展领域与创新重点都将发生较大调整。

  以“减油增化”为方向,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是吉林石化这个昔日的工业“老大哥”向“高精尖新”的跃进。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是在当前炼化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发生重大变革的形势下,推进吉林石化炼化业务由‘燃料’向‘化工产品及有机材料’转型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今天项目全面启动为契机,加大协调力度,在合规前提下超前谋划、科学交叉,确保总体设计、基础设计、工程发包等关键环节无缝衔接,为工程开工建设创造条件。按照‘2022年全面启动、2023年形成建设高潮、2024年末项目中交、2025年上半年新乙烯开车,部分具备条件装置力争2023年末提前投产创效’的总体思路,综合排定项目进度计划,科学组织、周密部署,举全公司之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向前推进,着力打造国内传统炼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工程、中国石油炼化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程。”吉林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金彦江表示,项目的成功落地,将从规模上再造一个新吉化、从形象上重塑一个新吉化,完成吉化由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跨越,形成具有吉化特色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为建设“实力吉化、活力吉化、美丽吉化”奠定坚实基础。

  新项目孕育新希望,大项目预示大发展。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吉林省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强力支撑,更为吉林市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将倾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整合各类资源,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最优政策、最优服务、最优环境,确保项目高效推进、早日建成。”吉林市委书记贺志亮在发言时表示,吉林市将加快打造以吉化转型升级为龙头的千亿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延链,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犹如一颗“良种”,待到它生根发芽,将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再创新的辉煌。(吉林日报记者 刘姗姗 实习生 庄惠壹 通讯员 赵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