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长春汽开区:全方位打造区域人才聚集高地
2021-12-07 15:02:50来源:吉林日报责编:赵春晓

长春汽开区:全方位打造区域人才聚集高地

汽开区人才公寓项目加快推进。(资料图片)

长春汽开区:全方位打造区域人才聚集高地

汽开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调研人才工作。

长春汽开区:全方位打造区域人才聚集高地

汽开区举办各类招聘会,为一汽等用人单位交流输送人才。

长春汽开区:全方位打造区域人才聚集高地

汽开区引进“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入职培训开班。

  人才兴,事业兴。

  长春国际汽车城是一座因势而谋、应势而生的希望之城。经过一番拼搏,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在加快建设长春国际汽车城的进程中,离不开汽开区不断推进的人才机制创新,积极构建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形成的人才工作优势效应。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优化环境留住人才

  汽开区围绕“双一流”建设,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人才队伍,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聚焦汽车产业特色,实施精准人才服务措施。汽开区为全力支持和服务一汽发展,抢占汽车产业人才高地,努力构建引才留才政策体系,积极协调配合一汽吸引人才,以高精尖缺人才为重点,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力度。先后支持一汽研发总院王智等7名专家被评为长春市高层次人才;汽开区把解决问题作为服务一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立服务一汽办公室和人才技术需求专家组,建立了多元沟通对接机制。现已帮助一汽红旗、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一汽丰越等彻底解决30余件难点问题。

  聚焦人才环境建设,全力打造人才高地。汽开区认真落实长春市“人才新政20条”,为区内企业高级人才及人才团队争取资助资金150万元,为11名企业引进人才安置了人才公寓;对汽开区48户企业、2082人,区财政支出配套奖补资金1743.69万元。

  聚焦人才体系保障,拓宽固化人才渠道。汽开区依据长春市《关于进一步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立足加速集聚高层次人才,研究落实人才政策的路径,为引进汽车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基本遵循。为了解决好引得进、留得住的问题,设立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横向联合、科技计划、技术改造、汽车产业发展、创业引导等人才专项资金。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引进、政府支持,在区内建立了新吾科技(吉客集团)、盛世集团等汽车产业人才孵化园;创新人才体系。建立大学生见习孵化基地,在人才管理机制上,充分发挥用人主体的主导作用,汽车产业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即来即批、即批即落,实现用当适任、用当其才,提高人才配置效能,帮助一汽引进重点高校紧缺人才300余名。搭建产学研对接交流平台,引导企业与大专以上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推动重点企业开展技改、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签署培训协议,建立盛世汽车产业园孵化培训中心,开展人才对接服务;汽开区注重以服务人才为先,加强高端平台建设,在汽车研发、汽车设计以及汽车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给资源、给岗位、给政策。开展汽车区产业人才状况大调查研究,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了解区内企业人才现状,走访重点企业110户,共发出调查问卷406份,建立开发区与企业之间常态化沟通机制。

  “一地三园”吸引人才

  为适应“双一流”建设需要,聚焦服务一汽,进一步强化“人才回归”工作力度,为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住得好”,汽开区重点打造“一地三园”人才服务项目。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切实发挥基地、住房在吸引集聚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地”,长春国际汽车城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打造“人才大师工作室”,设立“首席专家”5名,从而吸引人才集聚。

  “三园”,是汽开区实施的人才“金钥匙”工程,促使人才向汽车产业汇集。长春国际汽车城国际人才产业园项目,是汽开区为加大服务一汽及辖区内外籍专家工作力度,根据德国、日本、韩国等专家需求,实施该项目。项目位于汽开区大众街以东、威乐路以北,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为国际人才提供租赁居住用房1000套。现已有28栋、578套主体完工;长春国际汽车城青年人才创业园项目,是汽开区为加大对新毕业大学生的引进力度,实施该项目。项目位于长春汽开区丙二十六路以南、丙七街以东、丙二十九路以北、乙三街以西。项目计划总投资7亿元,由汽开区凯达公司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青年人才提供租赁居住用房2205套;长春国际汽车城技能人才服务园项目,是汽开区为加大服务高技能型人才工作力度,实施该项目。项目位于长春汽开区丙一十六路以南、前程路以东、丙二十九路以北、丙七街以西。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亿元,计划2022年12月30日主体完工。

  “政策筑巢”助力人才回归

  政策“筑巢”,新政“引凤”。

  汽开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精神、新部署、新要求,以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以落实政策为重点,全面实施“人才回归”战略,努力构建推动“双一流”发展的人才政策机制。

  创新领导体制,努力构建人才回归工作新模式。汽开区成立区“人才回归”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群工作部。制定《部门人才工作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绩效和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明确各部门人才工作职能定位,研究制定人才回归职责分工,把9个招商局、5个重点部门作为人才工作重点,并积极引导他们在招商过程中广泛参与人才工作,向各类企业介绍人才政策,使人才组织领导体系横向得到有效拓展,纵向不断延伸,初步形成了具有汽开特色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创新政策体系,积极营造人才兴业创业发展环境。为全力支持和服务一汽发展,抢占汽车产业人才高地,努力构建引才留才政策体系,汽开区结合省人才新政2.0和长春人才新政,研究《长春国际汽车城服务一汽人才政策15条》(征求意见稿)及住房保障配套文件,力求做到机制最活、政策最优;创新流动机制,人才资源整体效用得到不断发挥。为更好引导人才向区内回归,汽开区采取行政推动手段,从一汽五大主机厂选派5名干部到汽开区项目招商局挂职,从区内选派6名干部到一汽挂职,协调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选派62名优秀大学生到一汽、汽开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见习活动。此外,积极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主渠道作用,依托市人才市场,建立服务一汽专场招聘会,共举办各类人才交流招聘会23次,为一汽各类用人单位交流输送人才2.6万人次。

  聚焦汽车产业需求,大力集聚优秀人才。汽开区坚持把长春市人才五年规划落实落细,打通人才队伍建设“最后一公里”,在人才集聚过程中,坚持“最大范围适用、最高标准兑现”原则,突出人才政策的叠加效应和激励效应。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针对一汽产业及汽车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问题,完善人才创业计划,每年投入150万元,扶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创业;扎实推进人才“蓄水池”建设。按照“以汽车产业为重点,用项目引人才”的工作思路,紧抓一汽集团及长春国际汽车城产业项目,围绕红旗新能源、奥迪新能源等项目,积极用人才政策吸引项目,探索推行“项目+团队”“项目+人才”等引才新模式,全力支持一汽研发项目、汽车科技成果在长春国际汽车城转化,努力达到“引进一个优质项目,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吸引一批高端人才”的良好效果,为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立足资源整合,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拴心留人环境。汽开区坚持始终向抓产业发展一样抓人才工作,为一汽集团及辖区内吸引、留住人才打造聚才强磁场,立足需求精准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级,切实提升专家人才的获得感、成就感和满意度,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汽开区高端人才奖励和住房保障支持项目兑现区级财政承担资金兑现资金。同时,加大宣传人才政策,努力营造凝聚人才的氛围,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建设最美居住环境。为进一步发挥集聚汽车产业人才高地的作用,妥善解决人才居住和生活配套问题;全力打造最佳服务环境。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协调解决户口、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由服务专员专管服务专线,提供温馨的政策咨询、交流互动平台。

  “接下来,汽开区将继续加大人才建设工作力度,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汽开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吉林日报记者 柳青)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