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长春:农业“芯片”植入“新鲜元素”
2021-09-15 18:09:40来源:长春日报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农业“芯片”植入“新鲜元素”

 “家人们,我身后这片示范田种的就是‘金博士’系列品种,经过了抗病性、产量等上百项测试,被大家称为网红玉米。”13日,在农博会优良农作物品种示范园,10余位“玉米主播”作为线上专家,推介最新的玉米品种,既专业、又接地气的讲解让直播间人气高涨。

  两年来,“玉米主播”韩阳持续为东北农民线上讲解选种方法,粉丝量突破10万,“借助农博会平台,结合现场展示,让更多好品种进入农民的视野,就是我直播的初衷。”韩阳说。

 “见识”新品种 “口传”致富经

  农博会上“见识”到的新品种,已成为许多农民口口相传的“致富经”。“种子好才能有好收成,农博会上的种子质量信得过,品种还丰富。”来自农安县前岗乡的种粮大户李忠余对金博士种业的一个玉米品种很感兴趣,“我准备先少量尝试一下,效果好再分享给其他农民。”

  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进程,机械化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面积扩大后,玉米倒伏成为困扰农户的一大难题,传统玉米品种面临迭代更新。本届农博会上,金博士种业展出了最新研发的4个品种,在抗倒伏性和产量上明显提升。

  “很多农户都在农博会上预订了下一年的种子!我们多次在公主岭市进行新品种试验种植,每公顷产量至少为1.5万公斤,增产10%以上。”金博士种业东北大区负责人李宏印说,参加了七届农博会,每次我们都会带新品种集中亮相。今年除了现场讲解外,还组织了近20名专业主播,线上线下同步,为农民提供专业的选种咨询渠道。

  园区负责人介绍,依据各种植区域的环境差异,现场种植展示了各参展单位的玉米和水稻优良品种,并开设专业的种植交流平台,农民来到这里能够实地考察学习,在选种上得到专业性指导。

  种好则粮丰 眼见则为实

  距离示范园不远的农作物室外展区,来自省内多家种企的几十个主打品种长势旺盛,用“眼见为实”宣传自己的种子。

  种植区域在哪?上茬种的什么作物?对种子有哪些需求?展区内,不少农民被随风摇曳的“凤杂”系列高粱品种所吸引。一片示范田前,壮亿种业负责人张岩正向前来咨询的农民介绍各高粱品种的特性,“农民习惯在偏坡地、盐碱地等特殊地块种植高粱。现在,我们通过审定的品种就有30多个,适用于不同区域地块。建议农民一定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种、用种,为农田注入硬核生产力。”

  在张岩看来,种业发展关键在种企。种子是科技含量高的特殊产品,育出高产、稳产、抗病、抗逆的种子,是个技术活。但只要立足本地优势,加快新品种研发速度,利用好丰富的科技资源,一定会将吉林种业品牌做大做强。

  选优良品质 成致富策略

  依托成熟的育种体系,吉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团队以现代水稻生产为主攻方向,实施种业自主创新,选育出一系列适宜吉林省种植的新品种,推陈出新引导农民调整品种。

  “农博会上我们主推10余个品种,其中‘吉农大667’连获国家金奖,‘吉农大673’出米率特别高,产量较对照品种增产9.92%。”展位前农民络绎不绝。看来,许多农民都是有备而来,准备给自家的水稻更新换代。

  李春雷是农安县龙王乡一心村人,此次农博会村民是组团来的。“这次我们村来了10多个人,主要是看看有啥好稻种。”李春雷手上拿着厚厚一摞产品介绍单,“选稻种抗病和抗倒伏这两项最重要,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如今农民选种,眼界早已不再局限在产量,而是着眼于品质,这也是增收致富的一项策略。“即使价格高一些,很多农民依然选择优质品种。”展位负责人说,从传统的大田玉米、水稻,到如今花样繁多的特色农作物,优质品种引导农民变被动为主动,对绿色发展有了全新认识。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今年,我市将依托大型种业企业,加快生物育种、繁育(加工)等新技术研发应用,重点在籽粒机收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优质抗病虫水稻等品种选育寻求突破。“新品种进入市场,进行大面积推广,一般要经过8年至10年才能落地应用。”市农科院副院长程延喜表示,科企合作是种业长远发展的路径,通过与企业深化合作,让科技成果动起来、活起来。(长春日报  记者 梁 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