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推动农业机械化再上新台阶
2021-09-13 13:25:53来源:吉林日报责编:魏文林

  9月12日,《人民日报》一版“‘十四五’,我们这样开局起步”专栏刊发《吉林:农机化赋能农业现代化》,从如何给黑土地保护注入农机的力量,农机化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茁壮成长等方面,对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生动深入的报道。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农业是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基础。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重要支撑。毛泽东主席曾深刻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不仅提升了生产力水平,降低农业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使得农业生产由落后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化新兴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吉林省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中国传统的大粮仓。一望无垠的黑土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优势明显。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视察时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吉林省坚持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引领“三农”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逐年提升,目前已位居粮食主产省第二位;我们提出“用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涵养‘黑土地保护’”的新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农业机械化与黑土地保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相得益彰之路。

  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历史任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与新型经营主体结合、农机发展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工作上创新思路,敢想敢试,持之以恒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上聚焦聚力,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持续的强劲动力,为吉林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文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