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吉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2021-08-11 10:24:53来源:吉林日报责编:魏文林

  原标题: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吉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两年来,松原市不断推进旅游业与农村、农业不断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促进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和市民乐。这是乾安县“稻语花香”稻田公园项目,此项目占地面积955亩,是集生态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体验式农业公园”。 吉林日报记者 王学雷摄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省作出的重要指示。近年来,吉林省坚持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不断厚植吉林农业特色优势,努力走出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迈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实步伐,为建设现代化新吉林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推进全程机械化信息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在生产力上下功夫。近年来,吉林省生产体系不断完善提升,持续推进全程农机化,全面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创建了28个国家级示范县,2020年农机总动力达到390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26万台。

  除平原地区,吉林省还有不少耕地分布在丘陵山区,针对于此,吉林省加大主要农作物全程农机化和丘陵山区农机化补短板支持力度,扶持产粮大县新型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2021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此外,吉林省还实施数字农业创新工程,完善省级数字农业云平台建设,重点推进玉米(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梅花鹿人参食用菌单品大数据平台、农村经营主体管理平台推广应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覆盖55个县(市、区、开发区),累计建成益农信息社8030个,建设省级物联网应用示范点100个。

  农业信息化在全国实现“五个第一”:12316、12582平台与农民互动服务量全国第一,农业电子商务进村入户全国第一单,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覆盖面全国第一,易农宝APP省域用户量全国第一,中国移动服务农业示范基地全国第一个。吉林省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信息进村入户首批试点省、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省和物联网区域试验试点省。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吉林省紧紧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快打造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牛肉羊、禽蛋、乳品、人参、梅花鹿、果蔬和林特等10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全省上下充分发挥粮食和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企业,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民就业增收致富增长极。2021年,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00户以上,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0户以上。力争利用5到10年时间,吉林省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产值接近万亿级规模。

  为了突出园区聚项目、龙头带群体、以科技促升级,吉林省实施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白城300万吨玉米深加工、白城30万吨稻米加工、通榆400万头生猪屠宰等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启动10个红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试点。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25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20个,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企业品牌200个、产品品牌300个。

  加大设施园艺扶持力度,大力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重点发展采摘、观光、农事体验等。

  累计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6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创建单位51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47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70个,实施国家产业强镇建设项目29个。

  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各地农业的“带头人”。全省各地围绕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截至目前,吉林省家庭农场发展到14.6万户,从事粮食生产的占90%。农民合作社8.4万户,农户入社率40%以上。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双阳区、九台区、东辽县、公主岭市、靖宇县等5个整县规范提升试点;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榆树、双阳、九台、公主岭等10个县(市、区)家庭农场首批示范县创建试点;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1231”工程;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组织冬春科技大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训1.8万人以上。

  打造高素质农业经营队伍,累计选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433人赴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培训21期,在全国首创使用财政资金组织农民出国培训的先河。这些“新农民”也成为了农业生产的“生力军”。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为了实现农民生活的“宜居”“安居”,打造农村生态宜居环境,留得住“乡愁”,吉林省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开展春季战役,拓展提高“三清一改一建”标准,推动由清脏向治乱、村庄向庭院、统一向特色转变。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定改厕任务16万户。深入实施“千村提升、万村整治”工程,创建三A级标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4000个,创建美丽乡村213个,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40多万户。用5年时间让村庄面貌有根本性变化,重点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等“五大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00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4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5G网络县城核心区及较大乡镇基本覆盖。实施重要节点农网改造和乡村电气化提升。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快递、公共照明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环境优雅、美丽宜居的现代村屯,正在吉林省不断涌现,为建设美丽吉林、推进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吉林日报 记者 冯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