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对水当歌——辽源市东辽河流域治理纪实
2021-05-27 12:49:12来源:吉林日报责编:胡晓萌

  原标题:对水当歌——东辽河流域治理纪实

对水当歌——辽源市东辽河流域治理纪实

东辽河水绕“煤城”

对水当歌——辽源市东辽河流域治理纪实

水在城中

对水当歌——辽源市东辽河流域治理纪实

东辽河畔风光好

  从劣Ⅴ类水质,到现在的Ⅳ类水质,从黑臭水体布满河道,到水清河畅,从百姓避而行之,到岸边笑语欢声……水污染治理从不是一蹴而就,辽源市紧盯目标,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局发力,重点落实,让东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如今,黑臭水体已经消失不见,在2020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步幅度)排名中名列第9位。

  治污全方位,整治实打实

  东辽河水涓涓流淌,是滋养辽源市的母亲河。

  从最新数据来看,东辽河流域水质状况获得明显改善,在三个国控断面中,辽河源断面达到二类水质,拦河闸断面达到三类水质,河清断面平均水质为四类,与2015年同期相比,主要超标污染物氨氮平均浓度下降87.8%。从2020年10月份开始,辽源退出了国家重点城市地表水水质排名后30名序列,东辽河水质达到了自有监测数据35年以来最好水平。

  漫漫治水路,既有百姓的迫切希望,也有国家的高度关注。辽源市举全市之力,攻坚克难,持续推进东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紧盯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短板,采取超常规举措,强监管、优服务、补短板、上水平,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东辽河河清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五类或五类以上水质,为辽源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生态环境支撑。

  为了推进东辽河污染治理工作,辽源市按照省规划方案和政策要求,制定了《东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综合规划》《辽源市深入推进辽河流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联合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方案和政策,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围绕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强力推进实施,目前,东辽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实施管理治污、全方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东辽河环境突出问题,加强源头管控、规划约束和监督执法,实施七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污染势头。实施工业点源污染专项整治,对78家问题企业责令改正,全年立案调查涉水企业27户,处罚金额320.39万元,整治“散乱污”企业67家,移交公安机关5件。实施排污口专项整治,进行三次全市范围的摸底调查,登记入河排污口482个,明确责任部门规范管理的268个,封堵取缔214个。实施饮用水源专项整治,杨木水库一级保护区内耕地全部流转;“三网同筑”工程的隔离网、生态网、监测网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国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督察反馈的31个问题全部整改,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实施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在全市开展“雷霆护水”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完善水利、公安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求,坚持对私挖滥采河砂行为露头就打,全面清理非法采砂行为,2020年共打击非法采砂案件35件。实施农业面源专项整治,东辽河流域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4.8%、9.2%;全市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累计实施245.5万亩,其中推广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108.5万亩;在东辽河源头建设中德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流转6.4万亩耕地用于发展有机农业。实施畜禽粪污专项整治,东辽河流域禁养区50家规模化养殖场,关闭或搬迁21家,29家建设粪污达标处理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设施配套率100%,粪污综合利用率92.8%。实施滥砍盗伐专项整治,相继开展“绿卫”“春雷”“绿剑”行动,全年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39起,行政处罚339人次,补种树木9260株,恢复林地1.23公顷;破获刑事案件20起,刑拘4人。

  项目支撑,铸牢治水“防护网”

  围绕落实《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综合规划(2018-2035)(2019年修编)》(以下简称《规划》),谋划和实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项目60个,总投资117.56亿元,现已完成43个,在建10个,按序时进度启动7个。强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工程。市污水处理厂原地实施提标改造扩建、东北袜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能、东辽县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东辽河流域6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全部于2019年年底前投入运行。仙人河11.38公里截污干管全线贯通,东辽河干流、渭津河、大梨树河截污干管一期工程完成18.5公里,寿山新区8.7公里污水干管工程全面竣工。城区雨污分流改造74.6公里,新建仙人河入城湿地3万平方米,清淤河道6.65公里,黑臭水体已经消除,仙人河水再现清澈见底、鱼游其中。强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工程。启动总投资103亿元的百万亩造林工程,力争用4—5年时间,在辽源市域内对被侵占和破坏的林地,不适宜耕作的坡耕地,水库周边,东辽河流域干流和一级支流、莲河、梅河、横道河、大沙河、伊通河的两侧缓冲带,各级公路两侧生态廊道和城乡等区域开展造林绿化,建设水源涵养林、生态经济林、国家储备林等百万亩。目前,累计完成造林42.66万亩。在东辽河干流沿岸50米内,栽植水源涵养林4756公顷、苗木453万株。在东辽河干流和部分支流,建设人工湿地7处、23万平方米。依托天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县3区全部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实施了村收集、乡储存、县(区)转运和无害化处理。强力推进水源地保护工程。推进节水城市、节水社会建设,城镇居民人均用水指标、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均低于我省定额标准,辽源获批建设国家节水型城市。

  健全机制,长治长效不打折

  在强化工程措施的同时,完善与之配套的管理措施,致力构建标本兼治、持续整治、社会共治、长效长治的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实施河长制。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754人,其中市级河长15人。编制实施东辽河流域32条河流“一河一策”治理保护规划,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巡河、督察、保洁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2020年共排查、上报四乱问题104个,已全部销号。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19年8月改革实施以来,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件,总赔偿金额50余万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把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作为绩效考核重点,大幅度增加考核权重,配套制定了知责落责、失职追责的相关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编制《辽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强水资源有偿使用管理,2020市本级水资源费增收309万元,实现东辽河冬季枯水期生态补水855.1万立方米。此外,还完善了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排水设施监管、污水厂监督管理、排水许可等一系列制度。

  对于整治成效的保护,辽源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是在治理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探索生态发展方向和路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面实施“三百工程”建设。在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造林和百万亩良田建设工程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元宝枫、黑果花楸、红松果林和柞树等林业基地建设,依托北部生态产业示范新区,打造生物科技产业园、浆果产业园等林果深加工产业集群平台。(吉林日报记者 董博 赵蓓蓓 庞智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