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解读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精神
2021-03-18 13:52:05来源:吉林日报责编:胡晓萌

  原标题:立足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解读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精神

  3月17日上午,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就2021年吉林省委一号文件《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精神进行解读。

  张凤春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吉林省委一号文件具有极为特殊的重要意义。首先是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全面审视“三农”工作。其次是立足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起点上开启新生活新奋斗。去年吉林省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大力弘扬和传承好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接续奋斗,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棒”的历史性交接,既要通过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借鉴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和机制办法抓好乡村振兴,实现无缝对接、有效衔接,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吉林省委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吉林省“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包括9个部分35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守住两个底线”“推动一个加快”“实施两个工程一个行动”“实现一个深化一个加强”。

  “守住两个底线”:一个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另一个是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推动一个加快”:就是要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主要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做强做优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等。

  “实施两个工程一个行动”:“两个工程”,一个是围绕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另一个是围绕打好种业翻身仗,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一个行动”,就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主要是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

  “实现一个深化一个加强”:一个深化就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是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改革,全面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一个加强就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主要是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等。

  吉林省委一号文件既立足当前又兼顾长远,突出战略性、方向性,明确了今年和“十四五”时期我省“三农”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

  张凤春表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吉林省近期农业农村工作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突出抓好粮食生产。春节前,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加强粮食生产的若干措施》,从保面积、夯基础、强科技、提品质等10个方面,制定了30条加强粮食生产具体举措,确定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稳定在760亿斤以上、向800亿斤迈进,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

  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吉林省成立由吉林省委书记和省长任双组长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正在推进省政府与中科院共同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保护性耕作比去年增加近1000万亩,已经提前下达保护性耕作补助资金7.2亿元。

  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明确提出扩大种业专项资金和发展基金规模,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发展,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至少1家种业企业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前十强,3至5家进入全国50强,加快打造现代种业创新高地。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重点打造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牛羊、禽蛋、乳品、人参、梅花鹿、果蔬、林特十大产业集群,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力争5至10年时间,使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食品产业接近万亿级规模。(吉林日报讯 记者 张力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