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吉林大安:农业科技助推盐碱滩变高产田
2020-10-13 10:12:59来源:新华网责编:路晶森

  原题:吉林大安:农业科技助推盐碱滩变高产田

  新华社长春10月11日电(记者李双溪):在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龙沼村,一边是白花花的盐碱地,一边是金黄色的稻田,农户李国笑逐颜开。经过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的测产,今年他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水稻,最高亩产659.7公斤,比其他盐碱地田高50%,相当于成熟水田的产量。

  近年来,吉林西部通过土地整理和农业科技推广,使昔日盐碱滩成为藏粮的宝地。李国介绍,今年3月,他承包了143公顷盐碱地种植水稻,其中有36公顷使用了新型土壤调理剂,长出的水稻比其他水稻植株高出一截,产量也更高。“这种调理剂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平衡土壤酸碱度。”李国说。

  据大安市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李金有介绍,测产的地块是大安市自然资源局2017年组织实施的大安市龙沼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当年改良获得成功,但在第二年发包后,种植户没有按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出现了返碱现象,造成一些地块减产甚至绝收。

  盐碱地实现高产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应用。2020年初,全国劳动模范宋福如带领的科研团队提出,利用有机硅调理剂进行盐碱地改良试验。“我们提供了返碱较严重的三个田块,pH值平均在9以上,面积约500亩。”李金有说,试验田实现了平均亩产650多公斤,pH值已经降至7.5左右。

  大安市目前有13万多公顷未利用地,其中绝大多数为盐碱地。近年来,大安市实施了国家重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投资18亿元,新增耕地70.27万亩。通过土地整治,开发水稻种植面积1.4万公顷,年产水稻5000万公斤以上。

  除了在工程项目上治理盐碱地,大安市还积极引进科研团队。近年来,引进了10余家拥有土壤改良技术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成功研发了以药治碱、以肥调碱等多项专利和实用技术,促进了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

  现场参与测产的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表示,通过持续长期治理和改造,我国黄淮海、东北等地区的中、低盐碱度盐碱地被大面积改造为良田,有些已达到吨粮田水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