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吉林省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综述
2020-10-09 08:56:33来源:吉林日报责编:路晶森

  原题:浓墨重彩谱华章——我省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综述

  秋风送爽,吉林大地,粮丰农稳。广袤田野,叠翠流金,农民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期间,对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成就予以高度肯定,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吉林省作出“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从那时起,全省上下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启动和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位统筹、全盘谋划、创新探索、务实推进,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一路凯歌。

  5年来,吉林省坚持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引领“三农”发展的根本方向,围绕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以14个率先示范县为重点,突出规划引领,强化组织推动,加强督导考核,狠抓重点任务落实,取得可喜成绩。通过开展综合考核评价,14个率先示范县平均得分74.83分,基本接近实现农业现代化75分标准,其中梅河口、公主岭、敦化、双阳、九台等5个县(市、区)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产粮大省中处于前列,在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工作举措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全省整体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跨越后期。

  农业综合产能更加稳固。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畜牧业、园艺特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粮食单产、人均占有量、商品率和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均处于全国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14936元,增速8.6%,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5.1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5个百分点。

  物质装备稳步提升。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30万亩,比2015年增长6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2%,比2015年提高6.7个百分点,位居粮食主产省第二位。

  科技创新显著增强。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9.4%,比全国平均高0.2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农业信息化在全国有“五个第一”,即12316、12582平台与农民互动服务量第一,农业电子商务进村入户第一单,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覆盖面第一,易农宝APP省域用户量(82万户)第一,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中国移动服务农业示范基地,信息为农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物联网、电子商务等快速增长。

  经营体系加速变革。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家庭农场5.3万户,农民合作社8.6万户,分别比2015年增长1.5倍和53.6%,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44.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近18个百分点。累计创建农村三产融合先导区6个、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14个、产粮大县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试验区6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创建主体累计41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6个、国家级产业强镇21个、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512户,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76户,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产业的纵向拓展和横向嵌入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

  金融服务保障有力。吉林省是全国唯一省级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已建设村级金融服务站2000多家,农业保险实现主要农作物全覆盖、扶贫保险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农村土地“两权”抵押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绿色发展优势凸显。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2018年开始连续保持使用量负增长,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广泛应用。

  5年来,吉林省农业已进入了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新阶段,呈现出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由单一保障粮食供给向粮经统筹、种养结合的多元化格局转变;由原粮、原猪等初级产品贡献型向饲料、食品等中间产品贡献型转变。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

  高起点上谋新篇。回首过去,吉林省“三农”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步履铿锵,硕果满枝,遍野春光;展望未来,吉林人争率先、站排头,奋力前行,满怀希望,用实干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吉林农业现代化建设华章!(吉林日报记者 闫虹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