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逐梦白山松水——吉林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09-07 09:22:00来源:吉林日报责编:路晶森

  原题:逐梦白山松水——我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逐梦白山松水——吉林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安图县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资金,在80个贫困村建立了日间照料站,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

逐梦白山松水——吉林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省残联文艺小分队开展送文艺进基层活动。

逐梦白山松水——吉林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吉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赴通榆县开展精准康复服务活动。

逐梦白山松水——吉林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实施产业扶持项目,促进贫困残疾人增收。

逐梦白山松水——吉林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实施贫困残疾人食用菌种植项目。

逐梦白山松水——吉林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扶贫基地的残疾人正在进行榛子筛选。

  吉林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坚持不懈的“脱贫攻坚战”,让广大残疾人沐浴着改革发展的春风,他们幸福满满;这里又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生活在白山松水的残疾人享受着全社会的关爱,他们笑容灿烂!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重承诺,在全国上下吹响脱贫攻坚号角后,深深敲击了吉林省残联干部和全省残疾人的心坎。

  决不让一名残疾人掉队!吉林省各级残联组织,一鼓作气、决战决胜,吉林大地响鼓劲催、旌旗如画,残疾人的生活变化喜人。

  ——全省建档立卡残疾人从2016年初的10.14万人减少到2020年5月底的2538人,全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即将全面完成。

  ——2016年以来,全省残联组织积极争取8200余万元,通过改院、改厨、改厕、改门、改地面等方式,为2341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2018年以来,省级财政累计为各地下拨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各地残联结合当地农村产业特点开展帮扶工作,累计帮助3.5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生产增收。

  ……

  使命,在奋进中彰显担当;号角,在攻坚时嘹亮响彻。白山松水间,一幕幕残疾人脱贫攻坚的励志故事不断上演,催人奋进。

  担起责任 完善政策

  更有底气了

  8月的吉林,雨润微凉。走进蛟河市漂河镇横道子村肢体残疾人王金山的家,看到的是幸福的笑脸。

  “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此时的王金山笑得合不拢嘴。的确,在以前,对他们来说,一家人没劳力、没技术、没资金,日子是艰难的。后来王金山一家在扶贫政策支持下,通过棚膜种植实现了脱贫摘帽。脱贫后的王金山,依然享受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彻底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市里还给我送来化肥,帮我巩固脱贫成果,感谢党的好政策!”王金山的干劲更足了。

  政策保障,让残疾人脱贫有盼头。

  为了给残疾人争“口袋”,延边州残联想“金点”、出“实招”、下“苦心”。2018年以来,延边州残联抢抓延边州与宁波市两地党委、政府对口扶贫协作深度融合的有利时机,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与宁波驻延帮扶工作队、宁波市残联对接,谋划17个扶残助残项目,深化合作交流。近年来,延边州残联还出台《延边州关于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暨推进残疾人脱贫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2018年—2020年)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州农村实施贫困残疾人日间照料站项目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政策保障。

  好政策托起好日子,这样的事例可不止一二,更彰显了吉林省各级残联组织攻坚的信心和脱贫的决心。

  “由于身体障碍、劳动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原因,贫困残疾人,特别是农村贫困残疾人已成为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人群。必须确保对这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人群的政策支持力度,摘帽不摘政策,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省残联相关负责同志如是说。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省残联党组、理事会主动担当作为,层层传导工作压力、打牢工作基础、压实工作责任,建立起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的长效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吉林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下发了《吉林省残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林省残联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吉林省残联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及落实措施》《吉林省残联系统残疾人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吉林省残联2020年巩固脱贫成效保障残疾人稳定脱贫工作计划》等政策和文件,并在残疾人康复服务、电商扶贫、产业扶持、无障碍改造、技能培训、就业扶贫等方面制定配套推进措施20余项。

  产业扶持 培训技术

  更有干劲了

  “再过一段时间,两头仔猪就能出栏了,加上这亩地里的红辣椒,今年怎么也能挣个万把块钱。”在大安市的长进村,村民李永德正在自家的小院里盘算着经济账。

  李永德一家三口都身有残疾,是长进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来一直靠着政府补贴度日。在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帮扶下,现在老李家不仅建起了猪舍、搞起了养殖,还经营起了“庭院经济”,生活完全变了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吉林省各级残联组织坚持提高残疾人技能,加大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组织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助力残疾人脱贫取得实效,从脱贫攻坚的受益者变成主动致富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各级残联组织纷纷结合农村残疾人实际和本地产业布局特点,以种养殖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中,坚持线上线下联通、室内课堂和现场教学结合,传统产业和新兴业态互融方式开展,不断增强残疾人就业本领、激发残疾人就业活力、坚定残疾人就业信心,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在“不离土,不离乡,不离家”的情况下,免费学到先进实用的技术。

  近年来,农安县残联围绕残疾人创业就业和脱贫增收的需求,结合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委托社会培训机构,对全县有各类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开展了种植业、养殖业、手工制作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60万元,培训3000余人,达到了“培训一人,受益一家,带动一片”的理想效果。

  据悉,从2018年开始,省残联制定实施了《吉林省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建档立卡残疾人进行扶持。2018年以来,每年省级财政安排转移支付资金专门用于开展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省级财政累计下拨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各地残联结合实际开展帮扶工作,共帮助3.5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生产增收,占全省建档立卡残疾人总数的30%。

  网络创业 全省联动

  路子更广了

  瞄准重点难点,网聚攻坚力量。一直以来,省残联不断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寻找残疾人工作与网络经济的结合点。

  2018年底开始,省残联和中国联通吉林分公司在通信服务、产品提供、资源共享、助残项目实施等领域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施信息助残脱贫。合作开发了“同梦、同行、同心”智慧助残三同卡,帮助贫困残疾人享受专属关爱政策,现已办理13万余张三同卡,累计为全省残疾人节省通信费用超过1300万元,开辟了吉林省信息助残脱贫新领域。

  2019年年底以来,省残联有针对性的推进残疾人网络创业和网络扶贫工作,培育建立了省级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征集了全省各级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全省残联系统包保的贫困村所生产的7大类、150余种产品入驻省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并在产品展示区分类展示,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进行展销。5月17日,在全国助残日期间,邀请知名网红为吉林省残疾人企业生产的扶贫产品带货直播,受到广泛关注。

  精准发力,网络扶贫路更宽。

  2020年4月1日,省残联组织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中心和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有关同志到中国一汽扶贫馆进行对接,就如何有效带动全省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积极推进省级平台建设的同时,省残联不断强化工作指导,统筹推进全省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工作。6月5日,松原市作为第一个全省地市级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正式上线直播;敦化市残联依托阳光创业孵化基地通过3个抖音公众号推介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产品,吸引粉丝300多万,产品销量直线上升……

  目前,残疾人网络创业工作已经在全省各地全面展开,省、市、县三级网络创业联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包村扶贫 村民笑了

  更有温度了

  走进和龙市崇善镇竹林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村庄显得幸福和谐。自省残联包扶以来,竹林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路向前,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精准扶贫给他们生活带来的“甜头”。

  竹林村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边境少数民族贫困村。2015年以来,吉林省残联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精准扶贫”部署包保竹林。通过派驻村工作队坚守一线,组织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大力支持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落实,促进资源整合,共同打造“平安竹林、幸福竹林、健康竹林、快乐竹林、美丽竹林”。

  “‘第一书记’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是一种厚重的责任。”延边州和龙市崇善镇竹林村“第一书记”孙井微深有感触地说。

  80后的孙井微本身也是一名残疾人,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在调任竹林村做“第一书记”之前,已经在省残联教育就业部门,做了十年的扶贫工作。

  拥有320户、746名村民的竹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到77户、115人,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为了精准脱贫,孙井微决定增加村里的集体收入。于是,在省残联的积极支持和筹措下,60万元扶贫资金“落户”竹林村,并确定了养牛、养蜂、养驴等7个项目,年均为贫困户增加收入3600余元。目前,土地租赁金、低保金、分红收入、公益性岗位工资、养老金等各种收入加起来,贫困家庭的年平均收入超过1万元。

  除此之外,省残联和延边州残联共同筹措资金35万元,在竹林村新建了残疾人日间照料站和康复室,并且每年免费发放步行辅助机、电子血压器等辅助性器材和必备药品,金额达到10多万元。

  就这样,2018年末,竹林村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现在,图们江畔的竹林村笑声不断,好事多多,他们感受着包保部门省残联送来的温暖,也切实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

  2020年5月20日早晨一上班,省残联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惊喜和意料之中的温暖,省残联包保帮扶的延边州和龙市崇善镇竹林村村委会和全体乡亲为大家每人送上了一束玫瑰花。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这一束束玫瑰蕴含着乡亲们的感谢,也凝聚着省残联与竹林村的深情厚意。建档立卡贫困户们始终记着:省残联筹措资金在村里发展了养牛项目,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都有分红有收入;省残联领导和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不仅保持经常性联系,而且每年数次进村走访慰问;省残联驻村工作队数年如一日驻村帮扶,为贫困户落政策、促脱贫、谋发展……

  乡亲们都说,是省残联的倾心帮扶,是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工作,让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顺利的如期脱贫。乡亲们要在“520”把对省残联的感谢和爱用一束束火红的玫瑰表达出来。

  省残联的干部职工被四溢的花香包围着,在微信群中交流着、在朋友圈中分享着,与竹林村的感情也在花香中升华着。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的市、县两级残联组织都承担起驻村帮扶的任务,并都派出“第一书记”或者驻村工作队队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扎实工作,成效显著,为脱贫攻坚无私奉献着。

  典型引路 智志双扶

  更有目标了

  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近年来,吉林省选树和宣传了一批残疾人自主脱贫典型和助残脱贫典型,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激励了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

  47岁的杨文军,是辉南县庆阳镇的一名普通农民,6年前的一次意外,让他失去了双臂。

  随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辉南县残联大力推动电商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10月,杨文军参加了县残联组织的电商培训,并走上了电商之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打磨”,杨文军开拓新模式,开始直播业务。直播间里,杨文军除了经营土特产外,还为和他有着相同命运的人加油鼓劲,深得广大网友的欢迎。目前,他在直播平台注册了3个直播账户,粉丝达到6.8万人。

  2019年,杨文军获得吉林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谁也不想戴着贫困的帽子过一辈子啊,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咱们没有理由不努力!”说这话的是靖宇县花园口镇仁义村残疾人贫困户于洪波。

  2016年初,脱贫攻坚战打响。于洪波从自家耕地的优势地块中拿出4亩地,发展黑果花楸和蓝莓种植。他积极向县农广校的老师学习田间管理技术,一心扑在地里,实践、总结、再实践……他以数倍于常人的付出,成为村内种植黑果花楸、蓝莓的行家里手。由于技术成熟、管理到位,于洪波家的黑果花楸长势喜人,到盛果期时每亩地的收益可达1万元。

  “咱们脱贫攻坚既要送政策、送项目,更要送志气、送信心。只有消除贫困残疾人思想上的‘贫困’,才能激发他们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团林子村“轮椅书记”张运波说。

  团林子村位于长春市下辖的德惠市朝阳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该村的经济状况一直不甚良好,尤其是村里的十余户残疾人家庭,生活一直很困难。2012年,张运波带领村党支部成立了“朝阳乡运波绿色稻米党员生产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以“公司+农户”的形式,签订种植合同,统一买良种,统一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为了将产业做精做细,张运波将团林子村的1000多公顷绿色农田划出110公顷,开辟了“半顷田”大米私人订制项目。目前,项目在北京、上海、杭州、昆明等30多个城市有了固定的客户群,村民们也纷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家的农产品。

  5月15日,在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全国自强脱贫和助残扶贫先进事迹网络报告会在中国残联举行。张运波作为脱贫先进事迹报告人之一,参加了这场报告会,讲述了他自强脱贫和助残扶贫的生动故事。

  像杨文军、于洪波、张运波这样的残疾人典型还有很多。虽然身体有诸多不便,但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担当展示着新时代吉林残疾人的良好风貌,他们,是新时代的追梦人!

  兜底保障 精准扶贫

  更有尊严了

  2020年全面小康的脚步渐行渐近,吉林省已经完成了绝大多数贫困残疾人的脱贫,这是全省推进残疾人脱贫实现的一个阶段性的胜利。那么,剩下的2000多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才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据了解,省残联不断加大对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相关政策宣传,推动全面落实各项残疾人补贴政策,基本做到应补尽补、应享尽享。目前,全省共有29.8万名城乡残疾人享受低保政策,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人数分别达到28.4万人和31.8万人。为解决贫困残疾人家庭托养难题,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4729万元,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3.5万人(次)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了居家照料、机构托养等多元化的托养服务。

  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推进实施“吉林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省残联组织开展了贫困残疾人“助听扶贫”项目。

  2019年3月,汪清县残联开展了为期3天的“残疾人扶贫周——助听器适配”活动,共为414名听力残疾人发放助听器并现场适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40名。

  近年来,省残联深入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扎实开展残疾人基本辅具适配、贫困残疾人助听无障碍、贫困残疾人大小腿假肢适配、贫困残疾人装饰型假肢及特殊假肢适配等惠残助残工作项目,开展了筛查回访、评估体检等助残公益活动,更多农村贫困残疾人享受到了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每年服务残疾人超过20万人次。

  “县残联给家里做了无障碍改造,发了油补。政府帮我盖了房子、发了两项补贴,还帮我发展养殖项目,我现在养了50多头猪和100多只鸡,以前拉的饥荒也还清了。”家住东辽县渭津镇福胜村的重度残疾人张义福心里充满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

  点滴小事,却真情无限。

  近年来,省残联还积极配合省扶贫办、省住建厅,将符合条件的849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户及时纳入到了各年度危房改造计划,完成了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

  脱贫并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吉林残疾人带着梦想,继续奋斗在这吉林大地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