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长春东安屯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2020-07-07 08:49:28来源:吉林日报责编:路晶森

  原题:长春东安屯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长春东安屯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棚户区改造后的东安屯

长春东安屯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东安屯旧物市场

长春东安屯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小区凉亭里居民在乘凉

长春东安屯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夜晚的东安屯灯火通明

长春东安屯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今年3月,街道社区和居民一起义务植树,还“绿”于民(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从以前的城中村,到棚户区改造后的高楼大厦,本报记者以《“东安屯”变形记》为题,报道了长春市东安屯发生的巨变。调查发出后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认为这里的变化正是长春这座城市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记者再访东安屯,探寻这个文明街区是如何创新社会治理的……

  说起东安屯,只要在长春待得久一点的人都知道或是听说过这个名字,不仅是因为这儿曾是有名的“城中村”,还因为整座城市最大的旧物市场曾经就在这里。

  “别人叫它‘旧物市场’,我们附近人都说那是‘破烂市’。”生在这儿、长在这儿,棚户区改造前住东莱南街平房、回迁后住东湾半岛小区的东安屯老住户赵福珍说,以前的东安屯现在被归到南关区长通街道,划分为街道下辖的东莱南街社区和永宁路社区,大体上被头道沟上的永兴桥分开的东莱南街和东莱北街为主干道,永宁路为次干道。“整个东安屯最主要的就是这两条道,其他胡同和小路都是围绕工厂、居民的趴趴房形成的。那时候屯子上空经常有工厂冒出的浓烟。头道沟的脏水从桥洞穿流而出奔向伊通河,沿途不时有臭味让人望而却步……能在这里道边卖的东西基本没啥太贵重的,都是些锅碗瓢盆、破衣烂帽。”

  记者了解到,以前的东安屯棚户区位于长春市南关区东北部,东起伊通河,西至长吉铁路,南起东大桥,北至台北大街,占地面积87万多平方米,居民4000余户,企业56户。“棚户区改造前,大大小小的厂子和作坊已经陆续搬离了。棚改后,东安屯老街居民基本都住进了回迁楼,老街坊还是老街坊,住得更紧密了。”赵福珍说:“住上高楼,也没耽误在楼底下摆摊,破烂市依然还在,一直到四五年前才治理完,不过东大桥早市那边还有点儿。”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东安屯的旧物市场最开始并不只在东安屯,它以前还叫“桃源路破烂市”和“东大桥破烂市”。3个名字,都和它的存在地点相关。

  今年80岁的宋玉春奶奶也是东安屯老居民了。据老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春市桃源路、东天街、东大桥一带就因为地方宽敞、居民的经济条件较差而自发形成了以物易物的小市场;后来,来这里置换东西的人多了,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逐渐成为全市旧物流通、集散的场所,被叫做“铁市儿”,现在在桃源路的老年居民口中还能听到这个名字。进入新世纪,长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随着桃源街道棚户区改造完成、城区治理见效,铁市儿慢慢迁到东大桥北侧已经停产的工厂大院附近,后来又扩展到东莱南街、东莱北街,形成了全市闻名的东安屯旧物市场,也就是本地居民口中的“破烂市”。“以前破烂市在桃源路的时候其实并不大,也就是在胡同里;转到东大桥的时候扩大了不少,桥洞下面都有;等到东安屯的时候,那就大了,从东莱南街、小桥上,一直到东莱北街到处是摆摊的,也不局限是不是周末,就是周日摆摊的人和逛摊位的人更多而已。”宋奶奶说,前期摊子没有那么大的时候,东安屯的居民或多或少都在那儿摆过摊,后期搬到楼上住了。“破烂市不仅有各种破烂儿、旧物、古董,还有卖菜的、卖吃的。有个市场是方便,可一到周日的时候,长春市各城区的中老年人和部分想淘货的年轻人都会来赶集。摆摊的人从开市前一天的后半夜一直折腾到天亮,各种物件乒乓作响,挪桌子、搬椅子、卸货,还有叫卖声一直不断。有时他们还会因为你占我地方、我占你摊位而争吵起来。”宋奶奶说,“因为好地点很抢手,不少人提前占位置,大都是凌晨一二点钟占摊,最抢手的位置摊主还会在前半夜就出来占摊。”据说,当时无论是在东莱南街、北街还是永宁路上,或者是铁路道口南侧的人行道上,都会看到“有人”“有人占”的白色大字,大字外围是白框。最常有人摆摊的几条街路,如果连起来有3里多地,几乎已被“分割”成上千个摊位。而到“破烂市”开市时,现场摆摊和逛摊的人,能达到几千人。

  当时因为破烂市噪音扰民,摆摊人也没有爱护环境的意识,经常弄得满地垃圾,附近派出所接到过不少关于扰民的报案,市里、区里也接到过很多相关投诉,市、区的执法部门也来清理过很多次。进入新世纪后,东安屯破烂市更是政府重点治理的对象。

  记者从东莱南街社区了解到,2015年9月份时,长春市信达东湾半岛小区有居民打了12345投诉,引起南关区和各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时小区的一位老人突发疾病需要去医院,家属打了120,可救护车到了东莱北街与永宁路交会处,却因为被破烂市的摊位和摆摊的人堵死了道路寸步难行,导致患病老人因未得到及时救治去世了。”东莱南街社区书记于东源告诉记者,每周日破烂市开市,不仅交警过来执勤,南关区城管执法局也加派执法人员,社区也要安排人在附近巡逻,帮助调解纠纷。“后来,南关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针对破烂市占道经营、严重扰民问题实施了综合整治,挂宣传条幅、张贴政府公告、下达法律文书……整整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宣传教育工作。一到开市日,大部分执法人员都来这儿,垃圾车、环卫工人全都到位,社区也安排人到各点站岗。在这样的严控下,破烂市终于从几千人缩小到几百人,最后变成只有胡同里零星几个摊位。我们社区和居民都松了一口气,破烂市可算不在了。”于东源说。

  在走访中,不少老街居民都告诉记者,东安屯历史悠久,可能清朝时便存在。58岁的范国臣棚改前就住在东安屯“炮楼”边上,回迁后住上了新楼,平时就爱跟街坊邻居坐楼下唠嗑,说起以前的事头头是道。“据早年间家里老人说,可能是道光年间长春厅署从新立城迁至宽城子,把周边各个屯子登记造册,那时就叫东安屯。民国的时候有商人在东安屯以北铁路沿线开设工厂,东安屯周边也逐渐有了不少小作坊。新中国成立后,各种工厂入驻,不仅让我们这儿人口剧增,还给这的人带来了机遇,东安屯逐渐城市化。但到上个世纪90年代,长春市各城区都发展迅速,我们这儿却逐渐成了棚户区。2007年、2008年棚户区改造后,东安屯才从城中村行列退出来,开始跟城市接轨,各大房地产商入驻,商场、大超市也建起来了,还修建了轻轨站,盘活了经济,我们居民的生活才算好起来。”

  老街居民的生活越过越好,城市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完善,街道社区纷纷加强环境整治,服务百姓民生。东莱南街位于长春市东大桥附近,每逢大雨,这里就会遭遇较深的积水。特别在2017年7月,长春市因连续降雨,导致东莱南街上百辆停在路边的汽车被淹。为此,长春市政府开始对东安明沟进行整治,生活污水和雨水引入地下暗渠,在暗渠入口处修了护栏网。环卫工人每天都会对护栏网进行清理,这样既保障了下游的环境,又保障了该区域的水流顺畅。东安明沟河道也进行了改造,修建了凉亭和景观。伊通河全面改造后,沿河都是景观,东莱南街社区还实行河长制,巡河、护河,更邀请居民当监督员,为伊通河畔美丽景观保驾护航。永宁路社区附近也有了湿地公园和花园绿地,社区还经常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建优美环境,创和谐园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带着居民一起捡拾垃圾、植树种花,美化环境。为进一步还绿于民、美化辖区环境,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从今年3月初,老东安屯所在的长通街道对辖区内存在的居民“圈占绿地”“毁绿种菜”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了为期40天的集中整治。4月,长通街道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与部分自发参加活动的楼栋长、单元长共计60余人,来到永宁路社区铁路沿线,开展了义务植树,维护前期“私占绿地”专项整治行动退耕还绿1.5万余平方米,防止毁绿种菜,私占绿地现象反弹。在区园林局的大力支持下,长通街道累计植树1.6万余株,其中包括小叶丁香、紫叶李、金叶榆等多个观赏型树木,让小花园遍布辖区,居民交口称赞。

  近年来,长通街道始终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党建引领为根本手段,以增进群众福祉、推动城市发展为目标,在全街范围内广泛推行61个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例如,正在开展的楼院装饰、绿植补种、休闲园地建设等提升居住环境类项目,趣味运动会、文艺演出、庆祝传统节日等群体参与性项目,解决了楼道卫生、单元门更换、扶手安装、破损健身器材修复等民生实事。街道党工委还发挥统筹引领的作用,发动辖区“红色阵线联盟”商户,印制助企惠民折扣券1500张,将能提供的最大优惠送到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手中,激发群众工作热情的同时,也为商户提供了优质客源,实现了工作激励与拉动经济的双赢局面。越来越多的居民和商户主动加入其中,辖区的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得到大幅提升,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成效明显。通过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拆除群众期待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堵墙”,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

  “东安屯从以前的城中村,到棚户区改造后的高楼大厦,再到社会治理成果显著的文明街区,跨越了许多困境,解决了不少难题,全靠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我们这里的变化正是长春这座城市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于东源既是社区工作者,也是东安屯老居民。“我经历过老街的破烂时刻,也见证了老街的新发展,更参与了老街居民百姓幸福生活的建设。这些年来,我们这里已经大变样,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吉林日报记者 马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