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推广“梨树模式”提高耕地质量
2020-06-28 09:34:46来源:吉林日报责编:赵宇静

  原题:推广“梨树模式”提高耕地质量

  “梨树模式”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在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田间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包括收获与秸秆覆盖、土壤疏松、免耕播种与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梨树模式”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从2007年开始,经过十余年的科研攻关,研发并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梨树模式”率先解决了东北黑土区玉米连作、秸秆焚烧导致的土壤退化以及衍生的环境问题,是对耕地质量保护最直接、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最容易被农民接受的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实现粮食持续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梨树方案。十多年来,在东北四省区的不同土壤类型区域建立了10个工作站、100个试验示范基地,“梨树模式”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1500万亩。

  “梨树模式”研究十年多来,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据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跟踪测定,实施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显著:

  秸秆腐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秸秆全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可增加20%左右,减少化肥使用量20%左右;

  有益生物增多,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在连续实施秸秆全部还田地块测定,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60-100条,常规耕作只有7条,是常规耕作的10多倍;

  秸秆覆盖在地表,减少了风对土壤的侵蚀,平均可减少径流量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具有明显的防止水土流失效果;

  蓄水保水,全部秸秆覆盖地块,减少水份蒸发和升腾,相当于增加40-50mm降水;

  秸秆覆盖的地块每年每公顷可减少风蚀量800多吨,抑制了“沙尘暴”的形成,同时对防止焚烧秸秆,减缓“雾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生产成本大大节约,劳动强度也明显降低,每公顷可节约成本1000元-1400元;

  增加产量,通过“梨树模式”研发基地十年多的定位试验中,一般平均产量比对照高出5%至10%左右。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梨树模式”已经形成了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和玉米秸秆条带旋耕还田技术两种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面积由2007年梨树镇高家村200多亩“玉米秸秆覆盖”试验田,发展到2020年推广面积达210万亩左右。2020年,按照梨树县地理位置和主要土壤类型,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梨树模式”:东南部的半山区包括孟家岭全镇和十家堡镇部分村,山地和坡地居多,主要推广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模式;中部的平原黑土区包括郭家店镇、蔡家镇等乡镇(街道),主要推广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并辅以玉米秸秆条带旋耕还田模式;西北部的风沙盐碱土地包括林海镇、刘家馆子镇等乡镇,由于气候干旱,主要推广以保水为目的秸秆覆盖还田模式和条带旋耕还田模式。2020年5月18起,梨树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21个乡镇、2个街道实地深入调查,调查结果为实施保护性耕作出苗情况面积约14万亩,平均出苗率在90%,而由于,2019年梨树县春旱,第一场透雨在5月19日至20日,全县大田玉米出苗情况略差,周边没有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出苗率平均在89.3%,比保护性耕作地出苗率略低。

  梨树县县委、县政府对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梨树县“梨树模式”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广措施:印发了《2020年梨树县“梨树模式”推广实施方案》;制定了严厉的秸秆禁烧政策和鼓励政策,为各乡镇拨付工作经费;加大补贴力度,极大地激发广大农民开展“梨树模式”的积极性;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使工作开展起来更切实有效;开设科技大讲堂,聘请中国农大、中国科学院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网上授课,集中进行学习和交流;加大宣传力度,召开了现场会、培训会,印发宣传资料,引导全县农户了解、学习、掌握和运用“梨树模式”;建立核心示范区,在全县建立100个“梨树模式”示范推广核心基地,充分发挥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梨树模式”的推广;实行领导干部负责制,将“梨树模式”推广工作纳入了各乡镇、部门工作考核,夯实责任、督促落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