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一鼓作气坚决打赢收官战——吉林省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
2020-05-26 09:28:55来源:吉林日报编辑:杜伟责编:石丽敏

  原题:一鼓作气坚决打赢收官战——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

  吉林日报5月26日讯(记者 赵乃政 赵梦卓 董鹏宇):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如何全力攻克最后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怎样变“输血”为“造血”,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国两会上,吉林省代表委员们围绕脱贫攻坚相关话题进行热烈讨论,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凝聚智慧和力量。

  加速冲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了精准脱贫攻坚战。

  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1006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7%。数字背后,凝聚的是吉林省上下在大事难事面前勇于担当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只争朝夕的劲头。

  王冰代表说,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坚决按照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不松劲、不懈怠,保持战略定力和攻坚态势,一以贯之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取得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长白山下,鸭绿江畔,位于中朝边境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随着脱贫攻坚和“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成功脱贫摘帽,城乡面貌今非昔比。李圣范代表说,当地抽调精兵强将,组建400余人的扶贫队伍,以没有退路的决心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三个五”举措,做好政策护航、产业激活、企业带动、项目托底、分红保障“五篇文章”,推进交通改善、水利提升、电力改进、危房改造、城乡环境整治“五项工程”,聚焦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协作扶贫“五个领域”,打开脱贫攻坚局面。

  补齐短板 建立“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

  吉林省坚持边脱贫边建立“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实现脱贫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切实做到“四个不摘”,密切关注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加强监测和帮扶,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王冰表示,白山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实施“五个一批”和“十大工程”,全市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实现脱贫10178户18076人,112个贫困村退出,长白县和靖宇县摘帽,为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建立‘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方面,我们持续推进产业带贫益贫,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同时,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力度,稳定保障贫困人口医保待遇,强化政策兜底作用。”王冰说。

  “帽子”虽然摘了,但攻坚的力量一点都不能减。“只有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才能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真脱贫。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搞好产业扶贫。”谷凤杰代表说。

  谷凤杰是敦化市三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据她介绍,三河村是远近闻名的“牛村”,村里家家养牛,户户有牛。通过村集体带动合作社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和养殖户共同发展,村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湖羊养殖、大地人参种植……三河村的产业项目越来越多。目前,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

  凝心聚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何能让脱贫户在致富路上奔跑,迈入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话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谷凤杰认为,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应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切实保障脱贫质量。

  权贞子委员建议,从抓好产业扶贫、促进就业增收、兜住保障底线、推进行业扶贫等方面,着力构建巩固脱贫成效、保障稳定脱贫的有效机制,这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消除绝对贫困、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选择。

  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时间紧,任务重。基于之前打下的坚实基础,李圣范对未来充满信心。“目前,长白县已经获批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正在申报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十三五’期间,我们规划了高速公路、国际铁路和机场等重大项目,还将充分发挥长白县绿色生态的比较优势和沿边近海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全域旅游、边贸、硅藻土、医药健康、现代服务为主的绿色产业格局。”

  战鼓催征,时不我待。吉林省上下正团结一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这场硬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