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携手奋进奔小康——写在柳河县脱贫摘帽之际
2020-04-22 10:59:37来源:吉林日报编辑:杜伟责编:张群

  原题:携手奋进奔小康——写在柳河县脱贫摘帽之际

  贫困户赵贵福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自从柳河县脱贫攻坚以来,他所在的良种场村建起了年年有分红的光伏电站,看病花钱少了,有工作了,养上猪了,品学兼优的女儿去年得到各类助学金5500多元,全家人均收入6752元。

  群众的好日子如同明镜,映射出党委政府斩断穷根的“真章实效”。4月11日捷报传来,全县2636户630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35个贫困村甩掉沉甸甸的“穷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02%。

  产业扶贫,“硬核”攻坚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立足山区和丘陵地带较多、适合发展光伏项目的实际,柳河县将清洁能源产业与扶贫相结合,整合扶贫资金2.23亿元,分两期建设25兆瓦县级光伏扶贫产业园区,收益覆盖全县贫困人口,让百姓屋顶成了“聚宝盆”,阳光变“金子”。

  “怎么也想不到,村里的发电站和自家屋顶的小小太阳能电池板1年就能带来3000多元钱的分红。”红石镇四清村的贫困户石雨林患有心脏病,不能干体力活,“卖电”实实在在增加了收入。

  避免收益分配“大水漫灌,一分了之”,全县制定了扶贫资产管理与收益分配相关办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设立专项奖励补助;对有劳动能力的,设置公益扶贫岗位。去年,扣除运维成本和税费后,共分配收益763.57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890元,人均增收1200元。

  光伏产业打下坚实基础,镇级扶贫产业园更上层楼。走进红石镇康乐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草莓大棚,监控、通风、洒水、施肥等控温控湿系统科技感十足。13栋大棚年棚产2.4万斤,年总产值预计可达1000万元,带动由家村村集体收益12万元。

  依托各类扶贫资金,柳河县累计投资5773万元,建成姜家店乡前川扶贫产业园、红石镇四清扶贫产业园、圣水镇产业园等13个扶贫产业园,带动187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60元。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村级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全县根据各村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特色养殖等项目60个,带动930户贫困户发展生产,户均增收950元。

  保障兜底,连战连捷

  柳河县贫困人口90%以上为因病因残致贫,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全县聚焦无劳动能力群体,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在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硬仗中连战连捷。

  “现在去医院检查治疗也就拿个吃饭钱,医疗负担的减轻,让我增强了抗癌的斗志。”如今,向阳镇五凤楼村低保户马长莲乐观生活,病情再没有复发过。

  从看病难到看好病,柳河县开创“5+1”健康扶贫模式,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4年来,共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20972人次,报销金额6886.84万元。15个乡镇全部建立政府保障药房,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慢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

  在教育保障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全县无因贫辍学失学现象。此外,“雨露计划”补助中高职在校贫困学生764人次、114.6万元。

  四面漏风的旧房变成112平方米的新居,柳河镇砬门村的崔老汉喜出望外。靠着村里扶贫产业的分红和政府的2.9万元建房补贴,他的新家舒适安全。目前,柳河县累计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948户,贫困户安全住房达到100%。

  “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目前,全县326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低保政策,占贫困人口的51.8%。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件的532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

  “志智双扶”,提气聚力

  “驻村工作队指导帮助我们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我们养起了大鹅,算上地里收成和合作社的分红,一年收入近一万元!”驼腰岭镇七棵树村的贫困户宋永翠一家摘掉了贫困帽子,今年还打算扩大养殖规模。

  美丽乡村为载体,产业脱贫作支撑。柳河县充分发挥“扶志”“扶智”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内生动力,提高致富能力。4年来,在各乡镇、贫困村挖掘自主脱贫典型42人,举办“我脱贫、我光荣”报告会36场,分享脱贫经验。

  穿行在柳河县各乡镇村屯,村容村貌旧颜换新。219个行政村全部通上硬化路;31个农网光纤入户改造项目、316个移动基站让所有村屯具备广播电视、通信服务、光纤宽带入户条件;新建修缮贫困村文化广场、村部28处,村村实现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初步形成,环境卫生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裴虹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