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破茧腾飞正当时——辽源市推进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纪实
2020-04-02 13:39:03来源:吉林日报编辑:田东艳责编:张群

  原题:破茧腾飞正当时——辽源市推进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纪实

破茧腾飞正当时——辽源市推进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纪实

  仙城客运站东侧违章建筑被依法拆除。魏利军 摄

  吉林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隋二龙 通讯员 王勇力):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连日来,辽源市紧紧围绕城市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心任务,坚持拆违先行、下足“绣花功夫”,切实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宜居新辽源。

  自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开展以来,辽源市城管执法局按照“清障、除钉、拔刺”工作要求,坚持依法合规、快速高效、重点打击的原则,加强协调配合、组织联合执法,工作重点逐步由地面转为空间拓展,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促进重点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科学组织 多措并举

  下好拆违“先手棋”

  世间事凡谋则成,不谋则衰。201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违法建设拆除工作的部署要求,辽源市全面开展了四个出城口、征迁地块、主要街路、小区与城乡接合部违法建设拆除攻坚集中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今年,辽源市下好拆违“先手棋”,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先期谋划。

  为确保2020年拆违工作顺利进行,辽源市建立健全拆除工作领导组织,制定拆违工作方案,包括“辽源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拆除工作流程图”“辽源市规划区内拆除违法建设责任分工表”等,保证了拆违工作有章可循、直观清晰。明确拆违总目标是实现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和存量违法建设“负增长”,以更加严密的组织方式、更加有力的打击措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手段、更加有效的执法监督,及时发现、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重点是对存量违法建设,楼体立面、阳台违法建设进行计划拆除。

  精密实施 部门联动

  出好拆违“实字牌”

  违法建设拆除势在必行,但如何落实却考验着城市建设管理者的智慧。对此,辽源给出的答案是“实”。

  切实组织实施。市城管执法局牵头,组织两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对今年全市违法建设存量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和登记建档,科学设计实施步骤,明确法律依据、执法流程、部门分工、拆除计划、管控职责等内容。针对违法建设实际,突出重点区域制定拆违计划,组织推进实施,坚持每日统计、每周汇总、每月总结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执法人员克服疫情影响,坚持连续作战、全程参与,确保拆违工作顺利推进。

  强力拆违攻坚。按照市委、市政府拆违攻坚决策部署,市城管执法局按照“快拆实干”要求和“六必拆”原则,强力实施拆违攻坚战,与各区、各部门配合,在较短时间内拆除了征收地块、河道两岸、城市出入口、老旧小区内的违法建设和市区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沿街门脸等违章建筑。重点拆除了银基东、渭津河南北岸等拟征收地块的违法建筑182处、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拆除了影响城市道路建设、仙人河景观带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违法建筑690余处、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截至3月27日,共拆除违法建设917处,97000余平方米。

  拆禁结合,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健全“拆禁结合、以禁为主、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物业管理小区、弃管小区、集体土地、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的属地监管责任,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切实加强重点区域和节假日的巡查监管。逐级落实责任,社区实行领导干部包片的监管机制,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敢于担当,善于协调,及时将违法建设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大宣传 强化保障

  打好拆违“组合拳”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为了在全社会营造起“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舆论氛围。辽源市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发布通告、发放传单、街头宣讲等形式广泛动员。对阻碍执法的反面典型及时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引导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遵纪守法,营造依法建设、违法必究的浓厚氛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存在违建行为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主动作为,积极教育引导所属干部职工在期限内自行拆除违法建设,为群众做好表率。

  依法行政,依法拆违。各级责任部门对违法建设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摸底调查,掌握违法事实,收集违法证据,遵守法律程序,坚持依法行政;对拒不自行拆除的违法建设坚决依法实施拆除;对在拆除过程中公开威胁、谩骂执法人员,妨碍、阻挠、拒绝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甚至暴力抗法的人和事,公安部门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严格监督,严肃追责。对主体责任单位和实施主体的各区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考核监督,对违法建设拆除工作中存在失责、失职、渎职行为,实行倒查追责,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