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吉林生态旅游大有可为

2019-10-09 14:22:36  |  来源:吉林日报  |  编辑:田东艳   |  责编:董健雄

  吉林省作为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在促进生态旅游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无可限量的巨大前景。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吉林视察时鼓励我们:“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

  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基于生态经济、数字经济和分享经济来更新理念、创新模式,来激活生态产业发展生产要素,提升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笔者认为,这种理念更新和模式创新,需要坚持“五化”路径和“四个结合”。

  坚持“五化”路径,夯实发展基础。

  发展全域化。生态旅游发展方式应由过去的单一推进景点旅游模式向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速转变。遵循景观的延续性、文化的完整性、市场的品牌性和产业的集聚性原则,依托线性的山、水、林、田、园等自然文化长廊,串联重点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功能区,推进跨区域资源要素整合。

  产业协同化。生态旅游产业可以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医养、文体教育等产业深入融合。生态旅游产品要从游览观光体验向休闲度假观光复合式体验转变,旅游消费从初级消费向综合体验消费转变,产品供给体系与其他省份相比要差异化、个性化和精细化。

  产品特色化。一是深入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地域特色突出的资源项目。二是结合地方民风民俗,挖掘民风民俗背后的人文资源。三是以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时代新风,营造富有时代精神风貌的旅游主题。

  数据智慧化。当前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仍然面临数据开放共享不足的问题。以游客需求为导向,针对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关键领域,整合社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多维度、跨领域共融共通的旅游大数据平台,提升景区对游客的吸附和消化能力,进一步推进旅游市场网状结构的建立,最终形成吉林省城市群落的大旅游格局、大旅游环线。

  消费大众化。生态旅游需求要向大众化、高频次、散客化、自助化、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生态旅游客群要从高端化、奢侈化向大众化、休闲化转变,使生态旅游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推进冰雪旅游为例,既不能单纯走高端路线,也不能打造成小众文化,而应该是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民快乐,只有让普通群众都愿意参与进来,才能创造消费需求,促进冰雪消费,做大产业蛋糕。

  坚持“四个结合”,提升发展动力。

  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生态优势始终是吉林省最为独特的优势,是吉林省永续发展的巨大财富,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坚持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切实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进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

  生态旅游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数字经济既是引领生态旅游模式创新的引擎,也是助推产业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吉林省应抓住科技变革的历史机遇,通过积极推进国家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乡村试点工作,加快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生态旅游模式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

  生态旅游与大健康产业相结合。长白山是一个拥有特色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特色生态环境、特色农业等资源的宝库,但景区发展目前仍然偏重于“旅游”概念,没有与大健康产业进行有效结合。下一步,吉林省应加快发展绿色中药材种植业,打造特色中药景观带和产业带,形成一批乡村生态康养、民族特色康养、山水富氧康养基地,积极发展鸭绿江边境旅游合作区、高句丽文化旅游观光区、龙湾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区。

  生态旅游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对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2月,吉林省公布了第一批55个产业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在此基础上,吉林省应优先在冰雪、避暑旅游目的地、旅游精品带及其毗邻区域,支持以特色小镇为载体的旅游综合体、休闲农业融合体、旅游度假区、城镇旅游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建设,加快完善城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依托长春市健康山谷小镇、辉南县龙湾康养小镇等特色小镇,发展医养结合、中医养生、休闲旅游度假等新兴产业,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推动旅游业与养老相结合、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在发展生态旅游中不断创新求变,充分发挥出吉林省的生态优势,真正使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变成金山银山,最终实现生态旅游兴业富民,吉林的振兴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吉林日报10月9日 龙多 刘佳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