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古城不语尽沧桑——伯都古城遗址的述说
松原市区松花江南岸纳仁汗公园纳仁汗雕像。
江北城区伯都讷广场夜景。
当年夫余国兆基之地,如今的三江口风光。
伯都讷广场碑记。
伯都讷出土文物——海兽葡萄纹铜镜。
吉林日报5月30日讯(记者 毕玮琳 张红玉): 到松原市宁江区,游览市区的伯都讷广场、纳仁汗公园、巴尔达公园等几处景点后,你会发现,这些景点都同这里的一处古迹——伯都古城遗址有着密切的联系。日前,记者采访了松原党史学会副会长、辽金文化研究会理事王昭全,和他一起前往这座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遗址,听他讲述了伯都古城的故事。
两江夹角处的军贸重镇
据王昭全介绍,伯都古城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北流松花江(曾一度被称之为“第二松花江”)和东流松花江(松花江干流)夹角处的宁江区西北隅。北距松花江干流15公里,西距西北流松花江4公里。城北1公里是自然形成的高达四五十米的陡峭台地坎,城西240米是松原城区通往伯都乡的公路,城北距伯都乡所在地仅百米。
在现场,记者看到,古城址基本呈方形,城墙夯土版筑,保存不够完好,有几处被取土破坏或垦为耕地。王昭全老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当年城墙的情况:城墙周长3132米,墙高2米至3.5米,上宽3米至4米,基宽14米至16米。东墙709米,南墙797米,西墙812米,北墙814米。有4座城门,西、北门各宽9米,东、南门各宽8米,各门均有瓮城,西、北、东三瓮城保存较好。记者在现场看到,城墙有19个马面明显残存,马面间距60米至80米,每个宽10米至13米,伸出长度为12米至15米。东南角楼保存较好,高3.5米,从城角中心向外伸出15米至17米。城内现存土台4座,其中最大的一处略呈方形,各面长62米,台高3米,台表面散布有大量的灰色方形和长方形砖块,布纹瓦片,莲瓣纹瓦当和陶瓷残片等。另3处土台较小,分布于大土台之东北、东南、正南,距大土台约20米。西墙外187米有一方形土台,破坏严重,当地俗称“点将台”。城内地表散布砖瓦残块及陶瓷残片。据介绍,1963年城内曾出土1件千手观音铜牌,长方形,正面为观音菩萨浮雕像,背面阴刻韦驮像。这里还曾出土铜钱40余公斤,有“半两”“五铢”及北宋钱。尤其是1967年城西墙外曾出土“五铢”“货泉”开元通宝”“景德元宝”“皇室通宝”等铜钱5公斤多。此外,这一带也曾出土有小铜佛、铜镜、印信等。
王昭全说,伯都古城是辽代边陲军贸重镇宁江州之旧址,始建于“清宁四年(1058年),城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间”(《辽史·卷九十八》)。1982年,考古学者李健才先生提出该城为辽代宁江州州城的意见后,获得了众多考古专家的赞同,也得到了有关文献的印证。扶余区县分设后,扶余重新立县,原扶余区更名为宁江区,其源于此。
从历史尘埃中一路走来
那么,伯都古城所在地即伯都讷地方在辽朝设立宁江州之前,这里经历了什么?金初废宁江州之后,这里又经历了什么?
据王昭全介绍,伯都讷地方的江河、沃土、草原、湖沼,养育了这里的古今各族人民,在这里角逐、争斗、和解、融合着的各族人民开发了这片热土,共创了这里的繁荣。古城所在地伯都讷地方一步步从远古走来,带着早期土地开发的尘沙,带着部族战争的创痛,带着兼融各部族文化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厚重积淀,一步步,一直走到了今天。
东明建立夫余国。在中国古代东北地区,肃慎、濊貊、东胡三大族系中的濊貊人,最先进入阶级社会,走在了秦汉时期东北地区文明发展的前列。西汉初年,位于嫩江、松花江干流左岸属于濊貊族系的槁离部族发生了一场争权夺国的内乱。内乱中,部族酋长庶子东明受到迫害,为避祸率近随逃离家乡,南渡“水”(即《中国东北通史》对嫩江、松花江汇流处所称的“松花江大曲折处”),落脚在松花江右岸,即后来的伯都讷一带地方。东明征服了当地的濊人部族,在这里建立夫余国。夫余国后来定都他处,但这里作为东明兆基立国的发祥地和夫余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历史却不会忘记。关于夫余王东明建国的故事,《史记》等一些古籍中都有记载。关于夫余国建立的具体时间,结合史料和考古学方面的成果,史学界把认识统一到了“约在西汉初年或更早一些”,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
南北朝时期,勿吉伯咄部入据。南北朝时期,夫余国开始逐渐衰落,多受其邻邦的侵扰。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属于我国东北地区古代三大族系中肃慎族系的勿吉人大举兴兵进犯,灭夫余国,尽有其地。勿吉乃肃慎—挹娄之后裔。勿吉灭夫余后,今扶余、宁江一带为其七部中的伯咄部所据。从此,两松河间地带的广大地域始有“伯都讷”(据《扶余县志》考,此后各朝汉文典籍中所记的“部渚泺”“白都讷”“伯都讷”等,均为“伯咄”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汉译)之称,这也是此后从明末开始长期以伯都讷(伯咄)作为地名称谓最早的根据。
隋朝时,渤海设立夫余府。隋朝时,勿吉改称靺鞨,靺鞨七部之一的粟末部一直生活在以今吉林为中心的粟末水(第二松花江)两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唐廷册拜自号“震国王”的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确定了渤海对唐朝的臣属关系,震国从此废号专称渤海。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唐朝正式诏以渤海为国。渤海立国后,统一靺鞨诸部,并在唐朝的影响下,加快了本国封建化的进程,成为历史典籍中誉称的“海东盛国”。据《中国东北通史》记载,渤海国学习唐朝封建制“开置郡邑”,曾在伯咄部所居之地设立夫余府,府城址即在今宁江区伯都古城址,置地方官治之。
这一观点,也可以得到考古方面的佐证。1982年,吉林省文物普查队在伯都古城调查时,发现了3块莲瓣纹瓦当残片和一些佛像、佛饰残块。这3块莲瓣纹瓦当在风格、形制和构图上,更接近西安附近的唐代瓦当,而佛像、佛饰残块与渤海中心地区的寺庙遗物风格一致。另外,在伯都古城附近出土的渤海时期文物可证,伯都古城早在唐代的渤海时期,就已有重要的建筑址,考古人员推断这些出土文物应为夫余府建筑的遗存。以渤海国都邑京、府、州、县等级的划分推断,夫余府应是仅次于“五京”的二等都邑。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伯都古城所在地在当年“海东盛国”时期,应该有多么重要的政治地位,以及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
辽朝设立宁江州。契丹建立的辽国兴起后,灭渤海,统一了东北全境。辽初,原渤海伯咄部居地被划属契丹之达鲁古部。辽虽然武力统一了东北,但原隶属于渤海的靺鞨七部中的黑水部始终与辽王朝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从五代后期时起,黑水靺鞨改称女真。女真诸部中,后来有的部落终于投辽、入籍契丹,并以入籍先后分别被称为“熟女真”和“回跋女真”,而大部分一直未入辽籍的,则被称为“生女真”。生女真各部落在自己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生活在拉林河流域的完颜部为核心的生女真部落联盟,造成了对辽王朝统治的潜在威胁。辽王朝为了加强对生女真部落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防御,于道宗清宁四年(1058年)在契丹人生活区域和生女真部落之间的二松与嫩江汇流处,设立宁江州。
宁江州址在达鲁古部属地,亦即原渤海夫余府城址,即今伯都古城址。宁江州是辽统治者为加强边防和繁荣边贸而设立在女真前哨的边城,行政上归东京道所辖,军事上隶属于东北路统军司。宁江州既驻有官军,还设有“榷场”(贸易市场),发挥着“戍边”和“繁贸”的双重作用。
女真反辽战宁江。辽朝对生女真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巧取豪夺,终于引发了生女真人的反抗。辽天庆四年(1114年),生女真完颜部首领都勃极烈阿骨打在拉林河畔一岗阜之地(后命名为“得胜陀”,在今扶余市得胜镇石碑村东坎下)聚兵将2500人誓师,檄讨辽朝罪恶,祭告天地,起兵反辽。阿骨打率众当日集结西进,行至扎次水(今夹津沟),填堑乃过。途中又打一场遭遇战,击毙辽将耶律谢十后,乘胜西指,次日兵临宁江州城下。辽守将萧兀纳率军出城迎敌,辽军溃退,阿骨打率众攻城。萧兀纳率部属300余骑出西门,渡混同江逃跑。宁江州被女真军攻陷,防御使大师药奴等被擒。女真军3000破敌5万,以少胜多。攻克宁江州后,阿骨打乘胜率军向西北进军,渡混同江,二战出河店,大败萧嗣先守军;紧接着三战援军主将萧纠里,破敌10万。公元1115年正月,完颜旻(即阿骨达)仿汉制即皇帝位,建立大金国。大金立国后,史料文献上宁江州没有被沿用的记载,原宁江州辖地分属隆州府利涉县和会宁府会宁县。
纳仁汗江湾驻牧。金章宗昌明六年(1195年),金国出征蒙古弘吉剌惕部,弘吉剌惕部率所属六部降金。金廷收降六部后,将其中以纳仁汗为首的豁罗剌思(即郭尔罗斯)部迁至金国内地原宁江州一带地方。纳仁汗部蒙古人入驻后,受当地农耕文化的影响,逐渐改变游牧式生活习惯,驻牧成为他们从事牧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该部首领的居住地原宁江州州城被称作纳仁汗浩特(又记为“那尔浑”);他们还沿松花江干流南岸沿江一带修建“卡伦”(哨所),后逐渐演变成屯落,一直延续至今。这些蒙古名屯落的形成和发展,给人们留下了当年古郭尔罗斯部蒙古人曾开发驻牧这里的重要线索和依据。
明廷设卫撒叉河。元朝时,伯都讷地方为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所辖。明初,伯都讷地方属兀良哈三卫蒙古族居地,隶于大户都司。明永乐初年,在松嫩汇流处江流右岸设撒叉河卫,今宁江区、扶余市为其所辖。明朝后期,自号嫩科尔沁蒙古首领乌巴什率部占据了纳仁汗部郭尔罗斯人的驻牧地,并袭用其郭尔罗斯部号。从此,原蒙古纳仁汗的郭尔罗斯改为蒙古孛尔只斤氏的郭尔罗斯,伯都讷地方为嫩科尔沁蒙古所踞。而原来驻牧于此地的古郭尔罗斯蒙古人因部号被袭用,一些史籍上把他们记为“高勒楚德”,汉译也做“挂尔察”或“挂勒察”,即“沿江河的人们”。
后金立站伯都讷。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女真(史称建州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开始统一女真各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立后金。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卦尔察部正式归顺后金,部众被编入八旗军“上三旗”中的正白旗,取名纳仁汗苏木,从此成为八旗蒙古。是年,后金军队进驻松嫩汇流处,在辽代宁江州、金代纳仁汗浩特旧址设立官军队站(兵站),以这里曾为其先族勿吉——靺鞨伯咄部居地而命名为伯都讷站。伯都讷作为地名,开始出现于史籍中。后金统一东北后,于1636年改国号曰“清”。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辟吉林乌拉至黑龙江城(今瑗珲)驿路,在伯都讷设立驿站,亦名伯都讷站。设立驿站、驿路开通后,陆路交通亦逐渐发达起来,推动了伯都讷地方经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伯都讷设治副都统。清顺治年间,即在伯都讷地方盛产野生果品欧李之地今扶余市三井子一带设立了欧李贡山,为皇家封禁私产,并派员管理,专司采撷、加工,朝贡事宜。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廷在伯都讷地方开围场,松花江和拉林河河间地带,均为围场范围,是吉林围场的一部分,亦为皇室产业封禁之地,不得私自开垦,并派有驻守兵丁看管。鉴于伯都讷地方在军事、交通方面的重要,加之贡山、围场防务之需,清廷决定对这里设治管理。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廷移吉林副都统于此地,改称伯都讷副都统,隶宁古塔将军(乾隆二十二年后改隶吉林将军)。副都统衙署设在伯都讷城。
副都统为正二品武职旗官,为伯都讷地方最高官员,花珊瑚顶戴,主理伯都讷、长春、永吉间旗务,兼理锡伯、喀尔喀、巴尔虎、卦尔察等佐领及境内蒙旗事务和民务。作为地方军政事务长官二品大员副都统(在地方增设民务机构时期,副都统则分理军务)的设立,一直延续到清末,从1692年设立到1909年裁撤,217年间副都统共66位。
巴尔达任内建新城。由于副都统驻地的伯都讷旧城是在渤海夫余府、辽朝宁江州、金代纳仁汗浩特旧址和后金的官军队站(兵站)、清初驿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副署和驻军移驻此地后,其规模已不能适应需要,加之城址离江渐远,水路交通亦感不便。为解决这些问题,伯都讷首任副都统巴尔达到任的次年,即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于伯都讷旧城南12.5公里处另建新城(今宁江区城区江北中心地带)。至此,伯都古城的历史行程宣告终结,伯都讷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历史典籍中记为“边外七镇”之一的军事重镇和松辽平原上的文化、商贸中心,雄踞松花江畔的伯都讷新城,开始了全新的发展历程。
古风
王昭全
三水环出一台原,尽演史诗数千年。
古城遗址猜断壁,碑石有字示残垣。
濊貊古族今何在?夫余故国史留篇。
驱濊踞土勿吉入,尊隋靺鞨伯咄盘;
渤海设邑夫余府,设州宁江属契丹;
完颜未堪辽人迫,宁江首罹金戈喧;
蒙人迁驻建浩特,纳仁汗部据江湾;
金人设治分两府,元廷归路隶开元;
三岔河口明设卫,伯都讷地清立站。
林莽山青开围场,鱼肥草嫩划贡山。
圣祖首置副都统,伯都讷地驻大员。
副署尊严齐文武,重镇巍峨峙江原。
巴公远识弃旧址,新城初建启新篇。
塞外从此添名镇,新曲再翻三百年。
专家简介:
王昭全,1945年生于松原,汉族,曾多年从事理论宣传、地方史志编研和地域文化研究工作。退休后,受聘于松原市关工委、伯都讷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系吉林省作协、楹协会员,松原市党史学会副会长、辽金文化研究会理事、市作协顾问。主要成果有长篇传记文学《萧振瀛传》、地方史志专著《扶余县志》《松原市志》《中共松原历史》、地域文化研究专著《松原文化述略》《伯都讷史话通览》《文化吉林.松原卷卷》《古今夫余》等计50余部(册),并有多篇诗文作品发表,成果文字总量约1700余万字。曾获“第二届哈达山文艺奖·成就奖”和“弘扬辽金历史文化·特殊贡献奖”等奖项。
参考资料:《扶余县文物志》(吉林省考古队)、《中国东北通史》(主编薛虹)等。